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文学史学大师冯沅君先生
作者: 袁世硕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文学   冯沅君  
描述: 冯沅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人物。她和陆侃如先生喜结伉俪,学术相携,合著《中国诗史》是文坛的佳话,也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既是我国学林仰重的女学者,桃李满天下的女教授,又是一位蜚声20世纪20年代文坛的女作家,建国后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顶梁柱。纵观冯先生的一生,其在中国诗歌史的编写和戏剧史的编写上均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上具有开拓之举,冯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史学大师,她的贡献是不可低估和磨灭的。
“五四”背景下女性书写的兴奋与迷茫:以冯沅君的《卷葹》为例
作者: 李倩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卷葹》   冯沅君   激进主义思潮   女性文学  
描述: 冯沅君的代表作《卷葹》中所书写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故事在"五四"时期极具普遍性和写实性。被启蒙的第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自由、幸福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面对激进主义思潮所大力倡导的"正义伦理"与文化传统中所沿袭的"关怀伦理"之间的剧烈冲突,新女性们无一例外地陷入徘徊、犹疑乃至于迷茫的境地。这一文学与心理现象也为后来者反思"五四"之"激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自我的抒写与诗意的酿造:从冯沅君、宗璞小说看女性文学散文化的倾向
作者: 金鑫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化倾向   冯沅君   宗璞   小说  
描述: 冯沅君、宗璞这对出自同一家族的女作家 ,尽管经历不同 ,但她们的小说都充满浓厚的抒情色彩 ,具有一种散文化倾向
割舍不断的情结——试析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母爱主题
作者: 沈玲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冯沅君   现代文学   母爱   冰心  
描述: 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母爱大致表现出三种倾向 :一是对母爱的误解 ,传统封建伦理道德代言人的爱与人的血缘关系上的人伦母爱有重大区别 ,许多女作家把二者混为一谈 ,以冯沅君为代表 ;二是对母爱的夸饰 ,把伦理感情上的母爱无限地扩大为是对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 ,以冰心为代表 ;三是畸形变态的母爱 ,母爱已经成为一种人格极端异化了的附带品 ,以张爱玲为代表。这样 ,母爱主题经过冯沅君的误解、冰心的神秘化和张爱玲对其阴暗面的披示 ,才得以以一个完整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
“五四”女性文学中情爱主题的考察
作者: 李国英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理想   冯沅君   石评梅   女性命运   凌叔华   一个女性   女性解放   庐隐   知识女性   陈衡哲  
描述: 在“五四”女作家的笔下,情爱主题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者一般都将其看作是时代解放的一个象征,一个充分证明个人意识觉醒的刻度,一个女性自我标记的符号。但由于时代的限制,情爱主题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语言层面,如若考之以广阔的时代之流,无论是上溯至晚清的女性命运,或是见之于当下的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五四”女性的启蒙声音无疑都显得过于空幻。
《女子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为中心》
作者: 王翠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陆晶清   冯沅君   石评梅   现代文学   文艺会刊   版本书   庐隐   文化艺术出版社   家国  
描述: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本书从女子教育与女性文学的视角切入,选取曾经孕育了庐隐、苏雪林、冯沅君、石评梅、陆晶清等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前身,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所国立女子高等学校)为个案,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生与现代女子高等教育诞生之间的同步对应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归纳。论者首先梳理了晚清至“五四”女子教育思潮从“家国本位”到“女性本位”的变
五四新女性作为“人”的觉醒
作者: 刘世浩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学昭   外国文艺思潮   沉樱   冯沅君   石评梅   凌叔华   袁昌英   庐隐   陈衡哲   谢冰心  
描述: 我国女性作家在五四时期的“集体亮相”为今后的女性文学创作开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先河。自此以后,伴随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我国女性文学创作日益繁盛起来。五四新女性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开始觉醒。从封建旧家庭解放出来的第一代女作家,如陈衡哲、谢冰心、冯沅君、苏雪林、庐隐、石评梅、凌叔华、沉樱、袁昌英、陈学昭、陆晶清和丁玲等,在
新闺秀派作家凌叔华女性书写之“新”解——以《酒后》《说有这么一回事》为例
作者: 李勤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创作风格   文学作品   冯沅君   文学创作   凌叔华   女性书写   知识女性   新与旧   永璋  
描述: 三十年代初,有论者将文坛上几位女作家分为闺秀派(冰心、绿漪)、新闺秀派(凌叔华)、和新女性派(冯沅君、丁玲)三类。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很恰当的体现了凌叔华作品的特色:新颖且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故称之为新闺秀派。本文拟从她的两个文本入手,来分析她新闺秀派作品的“新”在何处。凌叔华作为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一代知识女性,文学创作以及个人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作者本身处在中产阶级,对于传统礼教思想的反抗并没有那么彻底,使得她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特征——新与旧的矛盾十分突出,她这种矛盾的
灵魂苏醒的歌唱:论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冯沅君   石评梅   冰心   五四时期   凌叔华   作品   陈衡哲   知识女性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在1919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富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妇女文学第一次在中国文坛勃然兴起。一批有才华的知识女性脱颖而出,合着时代大潮,发出前所未有的女性之声。她们以自己的创作为五四新文学奉献了风采别具的篇章。一中国女性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崛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几千年间,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发展得极其完备,封建伦理规范严格控制社会生活的
“五四”女作家笔下的母女亲情
作者: 李玲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苏雪林   冯沅君   父亲形象   石评梅   “五四”女作家   冰心   “五四”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棘心》  
描述: 渴望母爱与反叛父权的矛盾,虽然使得“五四”女作家难以整合出富有典型意义的母亲形象,但并没有造成创作中母亲形象的失落,而是使得“五四”女作家把创作的重心放在抒写“五四”女儿对母亲的复杂情感上。“五四”女作家首先从女儿角度充分感受母爱的温暖,抒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且把母女之间诚挚的天然亲情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其次,抒发了觉醒的“五四”女儿常常陷入反叛封建父权与维护母女亲情的矛盾痛苦。“五四”女性文学闪动着眷眷女儿心的青春风貌是现代女性文学无法重复的珍贵源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