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李象群:大象有形,塑而成群
作者: 姚森   李占豪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人体   慈禧   表达方式   艺术家   历史人物   后现代   作品   女性形象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李象群/杭春晓:堆云·堆雪我没有刻意塑造一个慈禧,或者说老佛爷,我没有想要强调这个人是谁,她是一个形象,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清代女人的形象。我的想法是,通过人体来突破封闭……
女作家与老妪絮语
作者: 李淑言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男主人公   神话传说   叙述者   女作家   现实主义   女权运动   《所罗门之歌》   作品   少数民族妇女  
描述: 女作家与老妪絮语李淑言第四届国际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引出中国学术界讨论妇女问题的小热潮,文学界自不例外。虽然深入讨论中国文学中妇女问题的专著力作尚不多见(相对讨论五四运动后作品而言),但译介国外相关理论与作品,阐释女性形象、女性话语、女性观点与女作家...
《碧奴》:被神话遮蔽的民间
作者: 夏雪飞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述神话   唯美   苏童   作品   遮蔽   女性形象   《1934年的逃亡》   民间  
描述: 作为中国第一部参与"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作品,《碧奴》无疑是擅写女性的苏童的一次大显身手。在《祖母的季节》、《青石与河流》、《1934年的逃亡》这一
燃烧吧,战斗美少女!
作者: 罗四维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斗   女主角   少女形象   女性角色   动画   燃烧   作品   女性形象   漫画   男性  
描述: 所谓战斗美少女,那么首先她要能打败同作品中的绝大多数敌人,其次她要符合美感,然后还得够少(shao)。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和国际上兴起的女性独立运动有关,一些女作者开始为她们的年轻女主角赋予坚强、善战等男性角色常见的特性,而并非停留在花瓶或者稍具智力的花瓶这种形象上——这便是最初战斗美少女的缘起。
俞华春 唯美新古典瓷画作品
作者: 俞华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政府   景德镇   艺术家   瓷画   作品   民间文化   古典   工艺美术  
描述: 俞华春1956年生,1984年毕业于陶瓷职大美术系。景德镇市政府评定首届“民间文化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际著名幽默漫画家。其作品将高温颜色釉的自然生发与写实技巧相结合,写花草野地之景,状闺阁庭院之境,为温婉优雅的东方女性形象营构一方远离尘俗、别有灵寄的净土。
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独特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力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身   爱情观   物欲化   陈染   代表性   作品   知识分子   经济大潮   知识女性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在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反映独身知识女性的清高孤傲及展现她们在现实中陷于困境并无处逃避之现状的作品,而在这一类作品中,富有代表性的,当推陈染的《无处告别》中的黛二和蒋子丹的《桑烟为谁升起》中的萧芝。
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 赵树平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语言   谢尔   作家   尼古拉斯   大师   当今世界   心跳   作品   女性形象   迈尔  
描述: 【大师小传】西德尼·谢尔顿(1917~2007)被公认为是美国最成功的畅销书作家。谢尔顿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级的说故事高手,也是在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家。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作者: 克里斯蒂·霍尔   米克·桑德斯   吴学先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儿童文   弗洛伊德心理学   儿童故事   阅读理论   出版者   女权主义者   孩子们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克里斯蒂·霍尔(ChristineHall),米克·桑德斯(MickSaunders),吴学先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一、引子在当今英国,市场上儿童图书的数量之大和种类之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
一腔激愤,一泓深情:评张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妇女命运   作者   小说创作   张洁   知识女性形象   中年女性   作品  
描述: 张洁是谁?《爱,是不能忘记的》的作者,还是《场》的作者?《方舟》的作者还是《沉重的翅膀》的作者?她的作品属于阴柔之美还是阳刚之美?对于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既熟悉工业战线又熟悉社会、既了解男子更了解女子
颠覆传统的“酷”影:赫尔穆特·牛顿的创作与作品
作者: 夏雨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炽灯泡   传统   人像摄影   牛顿   创作   作品   女性形象   摄影家   艺术个性   照片  
描述: 1981年,《时尚》法国版刊登了两幅照片:第一幅,被摄的四个青年女子身着臃肿的西服套装,神情冷漠,目空一切,昂首阔步地向前走来;第二幅,还是这四个人,同样的步态,不过,这回她们脱掉了衣服,赤裸着身子。这组照片,题为《她们来了》。题目听来有些令人恐慌,好像这些姑娘是一支侵略军的先锋,其实,它再贴切不过了。因为它不仅宣告了一种新的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张扬了赫尔穆特·牛顿这个另类摄影家的艺术个性。牛顿1920年生于德国。12岁时,他爱上了摄影,我曾在我的宿舍里拍摄我的女朋友们,我用一只100瓦的白炽灯泡作为光源。
< 1 2 3 ... 25 26 27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