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人像摄影】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来来往往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故事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语言
力度感
视觉效果
服装
人像摄影
自信
时尚
封面
故事
新女性
-
描述:
贵刊2007年1月A版封面人像摄影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出新女性的形象和内在的青春活力。人物服装时尚富有时代感,神情姿态自然而不呆板,美丽的眼睛自信而坚定。人物动态语言潇洒飘逸,柔中带刚具有一定的力度感,给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憧憬,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自信!
-
颠覆传统的“酷”影:赫尔穆特·牛顿的创作与作品
-
作者:
夏雨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炽灯泡
传统
人像摄影
牛顿
创作
作品
女性形象
摄影家
艺术个性
照片
-
描述:
1981年,《时尚》法国版刊登了两幅照片:第一幅,被摄的四个青年女子身着臃肿的西服套装,神情冷漠,目空一切,昂首阔步地向前走来;第二幅,还是这四个人,同样的步态,不过,这回她们脱掉了衣服,赤裸着身子。这组照片,题为《她们来了》。题目听来有些令人恐慌,好像这些姑娘是一支侵略军的先锋,其实,它再贴切不过了。因为它不仅宣告了一种新的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张扬了赫尔穆特·牛顿这个另类摄影家的艺术个性。牛顿1920年生于德国。12岁时,他爱上了摄影,我曾在我的宿舍里拍摄我的女朋友们,我用一只100瓦的白炽灯泡作为光源。
-
赫尔穆特·牛顿
-
作者:
王晶
来源:
英语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人像摄影
时尚
牛顿
时装摄影
作品
风格
女性形象
摄影家
摄影师
-
描述:
译者点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惊世骇俗的主义遍地开花的时代,几乎所有盛行的思潮都与保守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背道而驰。赫尔穆特·牛顿作品中对性的大胆追求与描述正是当时主流文化遭受冲击的表现之一。在那样一个松动的环境中,他的显影了西方社会性现状与性幻想的图像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欲望的象征。牛顿本人也成了各种时装杂志的宠儿,名震天下。他作品中的女性以一种冷漠、孤傲、咄咄逼人的姿态走向世界。她们强大、危险、挑衅的个性在牛顿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当然,牛顿在赋予自己的女性形象以强烈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