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民族女性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记中央民大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暨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
作者:
敏俊卿
马艳
来源:
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科
女性权益
民族女性
女性文化
-
描述: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十年来,妇女研究中心以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为重点,深入拓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女性理论研究和教学,努力探索有中国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女性学学科建构和女性文化研究,积极开展校内外、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为推动高校乃至全国女性理论研究和教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中日女性文学作品中承载的社会功能之比较——以《小姐你早》与《乐谱帐》的景物描写为中心
-
作者:
花超
来源:
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相关背景 、 中国与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文化上的相互渗透是多层面的,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上既存在着 相似之处,也有着 不少差异 。20世纪后半叶,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东方女性的生存提供了优厚
-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想结果;女性文学也不例外,它是文学,是社会现象,是女作家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结果。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女性就是人类的半壁天下,母系社会变异为父系社会之后,女性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全面退却,失去了主导,于是也就失却了平等。在人类历史上,这种不平等,便成为统治者的“伦理”“道德”;这种不公正的绳规,
-
中国朝鲜族女性文学的特点
-
作者:
吴相顺
来源:
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朝鲜族
女性文学
男权主义
-
描述:
朝鲜族女性文学是朝鲜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朝鲜族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朝鲜族女性为特定的对象,深入分析发展变化的朝鲜族女性的生活、爱情和心理,探究不同于一般朝鲜族文学的特点.本文将着重论述朝鲜族女性文学的几方面特点。
-
母与女统一体的原型象征模式:迟子建《岸上的美奴》精神特征分析
-
作者:
郭力
来源:
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不断重复着同一母题:母女统一体的原型象征模式。对这一主题式结构的本文再现成为女作家创作巨大的潜在冲动,在母与女相互寻找、认同、离合、背叛、回归中叙述着妇女生命的历史。
-
伪满洲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观照
-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 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通俗文学变体发展,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逼仄空间中的新文学,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各种可能;附逆作品充斥文坛。这些文学经验的出现,有政治上妥协于伪满洲国“文艺政策”的原因,有商业上迎合市民趣味的原因,同时也有艰难时世中不甘坠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的见证。这些文学经验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的一部分,对其描述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茅盾的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纪念茅盾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女性文学的崛起、发展和繁荣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整个社会努力促进的结果。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五四"时期,作为新文化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产儿,它的成长得益于思想文化界、文学艺术界的精英们,文学巨匠茅盾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茅盾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极其卓越的前驱者。当我
-
以“女性学”观点试论李白杜甫寄内忆内诗
-
作者:
笕久美子
来源: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近二三十年来,应用“女性学”观点于文学研究中,已逐渐形成一个新潮流。例如,在研究中有意识地采用下面的观点来认识问题: 即近在身旁、朝夕相伴的夫妻关系,相互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换言之,双方究竞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之中?
-
女性文学话题座谈纪要
-
作者:
西水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继1998年9月承德"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之后,11月12日,又一个以女性文学为话题的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座谈会"非组织"地围绕中国女性文学写作实践与发展,展开了两个方向的研讨。即:一,对本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评价,即女性文
-
《阿毛姑娘》与丁玲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汪晓云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阿毛姑娘,》作为丁玲女性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以《阿毛姑娘》的女性文学特征为支点,对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作一整体观照。马克思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过相当精确的论述:"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
<
1
2
3
...
51
52
53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