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从《诗经》看周代女性的自主意识
作者: 邹然   邹蓉   来源: 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歌自觉   自主意识   《诗经》   周代女性  
描述: 女性文学最初兴起于周代,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与男性文学同步。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女性作品,它们大都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表达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愿望,反映出周代女性业已觉醒的自我观念和自主意识。具体体现在对国难的积极救助,对家危的主动劝挽,对婚恋的自主抉择,对包办的坚决抗争,对情谊的珍视,对欺侮的反抗,对幸福的自庆,对痛苦的自悼等方面。孔子的相关言论,表明
二十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
作者: 王晓英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当代美国小说家达歇尔·韩美特(Dashiell Hammett)曾作过这样的结论:“十九世纪男人感到自信,而女人不是;但到二十世纪情况则反过来了。”(Gilbert & Gubar,1205)韩美特的结论也许过于简单,但它确实反映了西方社会,尤其在文学领域的重大变化。我
丁玲在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 吴长华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受到长期封建伦理的压制,"女子无才便是德",使得中国灿烂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就像一闪即逝的流星,女性文学难成气侯。"五四"运动的浪涛席卷大地,中国女子冲出闺阁,踏上社会,女性文学掀起了第一次高潮。"五四"运动把女作家推上了文学舞台,演出了有声有色的一幕,涌现了冰心、庐隐、冯沅君、凌淑华、石评梅等女作家群体。
葛水平:独特的性别触摸
作者: 王巧凤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山西女性文学作为山西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开始引人注目。2004年上半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宣告了蒋韵与葛水平作为山西女性文学现象存在的事实。《黄河》接二连二推出葛水平新作,各小说刊物转载选登,进一步强化了葛水平小说被注目的程度。2004年10月30日,由省作协、长治市作协主办的"葛水平小说
女性解放之路的不倦探求者——丁玲与女性文学
作者: 邹午蓉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沉默与喑哑了千百年的中国女性,终于借了世纪初思想解放的强劲东风浮出历史地表。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凌叔华、袁昌英、陆晶清、苏雪林等女作家率先脱颖而出,登上文坛,她们发出了石破天惊的世纪呼喊,在女性文学的空白之页上谱写了开天辟地的篇章。从此,中国文学领域里正式树起了女性文学的猎猎大旗,丁玲、肖红、白朗、罗淑、草明、张爱玲、苏青等相继被召
编后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辑重点推出了"古典新绎"、"符号与媒介"、"美学探索"和"女性文学"四组专栏文章。"古典新绎"专栏里的一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相关的一些重要命题。李祥林的《女娲神话与华夏戏曲》打通相关学科,从民俗与戏曲的视角解读了女娲神话与传统戏曲的内在关联,揭示了中华戏曲尊崇女超人原型的内蕴。李剑锋的《玄学的言意之辨对陶渊明的影响》从作品的细微之处寻绎陶渊明
论北美“新移民”华文女性文学的文化意蕴特征
作者: 粟多贵   来源: 新视野 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华文女性文学   北美洲   新移民文学   文化意蕴  
描述: 北美"新移民文学",是神州大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相继移居北美地区的一些国家的文化学人,所开创的一片新兴的文学园地,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与新移民出国潮掀起后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学景观.它是世华文学百花园中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其中的女性文学,深邃的文化意蕴与智睿品性、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对女性意识的激发张扬、人性的开掘,及其价值取向的探索等方面,都闪现着女性的文化智慧与魅力的光焰.
走出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误区:谈丁玲小说研究中女性文学批评之理论导向
作者: 周可   来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颗耀眼的巨星——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关子丁玲小说的价值究竟何在这一问题,目前有多种解释。而新近才流行的女性文学批评则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一众说纷纭的问题作出新的解答。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方法的尝试,从性别批评的角度考察丁玲的文学创作,其重点在于在批评活动中引进性别的因素,将丁玲小说的价值形态纳入性别分析的范畴之中,以此来确认性别对丁玲小说价值生成的根本制约作用,并从性别的
抗争之路与禁锢之锁.:从女性文学角度看四十年代丁玲与张爱玲作品
作者: 杨家慧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女性文学应是指女性作家所写的反映女性生存处境和思想状况的作品,它的核心是女性作家用她们所特有的细腻柔美、富有感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揭示和描绘女性生存状态和女性意识。本文拟从女性文学角度来考察四十年代的丁玲和张爱玲的作品,分析她们对女性问题关注点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而确认二人在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
性别叙事与女性言说:论丁玲早期小说叙事中的女性话语
作者: 邓招华   来源: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二十年代末期,丁玲以《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开始登上现代文坛。作为现代文学的第二代女性作家,丁玲不但承继第一代女性作家开创的现代女性文学潮流,而且以鲜明的性别叙事姿态,展开女性的自我言说,把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女性以话语的书写来寻求自我主体性的建构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五四前后,伴随着文学领域内的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以冰心、庐隐、冯沅君等为代表
< 1 2 3 ... 52 53 54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