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被建构的女性:晚清至“五四”时期民族主义话语中的性别表述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
作者:
张素玲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本文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蕴涵。
-
伪满洲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观照
-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 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通俗文学变体发展,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逼仄空间中的新文学,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各种可能;附逆作品充斥文坛。这些文学经验的出现,有政治上妥协于伪满洲国“文艺政策”的原因,有商业上迎合市民趣味的原因,同时也有艰难时世中不甘坠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的见证。这些文学经验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的一部分,对其描述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