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给妻子的诗”与“爱怜妻子的诗”——试论李白和杜甫诗中的妻子形象
-
作者:
笕久美子
来源:
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近二、三十年来、应用“女性学”观点于文学研究中,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时代潮流。例如,在研究中有意识地采用下面的观点来认识问题:那近在身旁、朝夕相伴的夫妻关系,相互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换言之,双方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之中?这对于以小说为主流的近、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作家的日常生活最能暴露(说明)其精神、思想,所以在深入分析、理解他或她的文学作品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价值。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在社会学、历史学等其它领域,而且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亦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中,这
-
性别觉醒与女性成长——试论大陆去台女作家的60年代创作
-
作者:
樊洛平
来源:
新视野 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觉醒
台湾女作家
文学创作
女性成长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论述了大陆新移民台湾女作家60年代的文学创作是从不同的层面上,尽显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质疑、矛盾、挣扎、调适、寻觅以及企图定位的心路历程。
-
中西女性诗歌比较的现代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比较
-
作者:
李蓉
来源:
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直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常把"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把女性诗歌从女性文学的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研究,相对于女权主义思想的文学宗旨即反男权中心文化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且有支离破碎之感。因为觉醒的文学妇女相对于整个男性话语中心仍是势单力薄的,女权主义向来重视妇女的团体作用,这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指的"女性文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指女性小说
-
殖民经验与台湾(女性)小说史学方法初探
-
作者:
邱贵芬
来源:
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第一届台杏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论文以当前三部“政治不正确”的作品:李昂的《北港香炉人人插》、朱天心的近作《古都》和被列为“新世代”作家朱国珍的《夜夜要喝长岛冰茶的女人》为例,对台湾(女性)文学史学方法提出见解。
-
丁玲女性小说的特色与贡献
-
作者:
杜方智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女性文学是以女性的眼睛、女性的灵魄来审视人生,透视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这种女性主体意识总是与一定的时代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交织、纠缠、联结在一起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运动像燎原的烈火,照亮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道路;"五四"运动也像响亮的春雷,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思想
-
两只浴火重生的凤凰:陆萍与贞贞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张桃
来源:
第八次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辛勤耕耘的女作家,丁玲对于中国女性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感触,描写女性的生活、女性的心理、女性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女性为争取独立人格、追求美好生活而苦苦抗争的艰难历程。她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早期作
-
论莎菲们最富魔力的审美特质
-
作者:
彭漱芬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莎菲们:女性世界的一个特异的符号当我们谈到中国女性文学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谈到丁玲。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女作家在观照世界的时候,始终关注着妇女的命运,关心她们的苦难与不幸、希望与理想、自我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上的追求,并将此作为自己创作的一条主线,总是不断地
-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讨论会综述
-
作者:
杨家慧
曹清华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96年7月16日至19日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讨论会在山西长治举行。会议是由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着重研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丁玲的女性文学及复出后她的创作特色。
-
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
-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当代许多女作家以创作小说闻名,但古代小说创作则少有女性问津。女性大量创作小说,始于近代。古代女性为什么很少创作小说?近代女作家大量创作小说出于何种原因?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小说与女性文学在传统文学中的"低级文类"地位入手,分析古代女性对创作小说有所顾忌的原因,并探讨近代女性小说起步的意义,以期为研究女性小说史提供新的视野
-
论丁玲创作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颗耀眼的巨星——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女性文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学史上,曾出现了蔡文姬、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等杰出的女作家。在她们的作品里,也曾以女性作家独有的细腻真切的笔墨,为女性的不幸写出好多优秀的诗篇,但她们的作品,由于时代的局限,常常侵透了对男性的依附意识。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贞曾自责道:"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