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三部曲小说文体叙事模式及时代女性形象与革命话题:《蚀》的作家接受分析
作者: 全苏雨   来源: 纪念茅盾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历史地看,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领域里,将小说创作的视野直接引申到时代社会和政治革命领域的,并不是茅盾首创。这一点上,我们至少可以谈到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在作品中,作家直接借用作品中人物的对话或辩驳议论给读者画出自身的社会政治变革的蓝图。之后,许多政治小说、社会谴责小说对社会变革话题发出各自的议论。当时,人们似乎要急于宣泄心中的理
女性的自觉:茅盾早期的新女性观及其时代女性的文化意蕴
作者: 翟耀   来源: 纪念茅盾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茅盾早期的新女性观与其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的创造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女性的自觉"作为茅盾早期新女性观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要求人的自觉,强调"解放的妇女"应恢复"人的权利",确立"绝对的身体上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资格";主张恋爱神圣、"以恋爱为基"的婚姻和"新性道德","反对片面贞操观与夫妇形式主义"以及矫枉过正的女子中心主义;主张新女性在
茅盾的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纪念茅盾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女性文学的崛起、发展和繁荣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整个社会努力促进的结果。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五四"时期,作为新文化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产儿,它的成长得益于思想文化界、文学艺术界的精英们,文学巨匠茅盾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茅盾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极其卓越的前驱者。当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