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村上春树的女性隐喻:以《木野》为文本
作者: 吕卫清   来源: 全球背景下的修辞与写作研究——2014年第三届国际修辞传播学研讨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村上春树在其短篇小说《木野》里以猫、蛇、柳树为喻体分别隐喻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离木野而去的妻子、雨夜勾引木野的客以及引导木野打开心扉直面现实并学会宽恕的姨,由此我们可以勾勒出村上的女性观
《金瓶梅》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 罗德荣   来源: 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金瓶梅》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金瓶梅》是一部对女性极为关注的作品。书中涉及女性的行为,主要围绕“性”和“妒”两个层面展开,有关众妻妾、宠妓、姘妇与西门庆性关系的描写,这些女性之间的纷争与纠葛的描写,占去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这些描写,触及封建礼制文化的诸多方面,为深刻认识封建时代的文化本质和妇女的普遍命运,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形象材料。
水族民间故事中女性性格特征分析
作者: 韦荣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水族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妇女形象,因其性格特征的不同,就形成了一组组性格各异、形态逼真的女性形象。众多的妇女在故事中的出现,至少可以说明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水族人民同样经历母系氏族社会这
水族民间故事中女性性格特征浅析
作者: 韦荣康   吴勤   来源: 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水族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妇女形象,因其性格特征的不同, 就形成了一组组性格各异、形态逼真的女性形象。众多的妇女在故事中的出现, 至少可以说明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水族人民同样经历母系氏
中国延安女子大学在党的关怀下应运而生
作者: 梁怡   来源: 中国抗战暨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子大学   延安   抗战  
描述: 1939年7月创办的大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期间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开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文物双全的妇女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战事业的实际推动,为中国妇女运动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论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被固化的女性形象
作者: 倪维维   来源: 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告   歧视   女性形象  
描述: 现代商业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固定化的现象。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主要表现为贤妻良母的形象、年轻美女形象和固定化的职业女性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这种歧视现象的形成由多种原因造成,而且对女性、儿童以及整个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新时期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广告中继续呈现固定化的女性形象对广告效果的发挥也是不利的。现代商业广告应该拓宽女性角色的塑造,改变广告中一成不变的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的新面貌。
“性感”还是“少女感”、“可爱”:年轻中国女性的性感观念
作者: 李晓南   来源: 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感   体面   女性气质  
描述: 这篇论文探讨了年轻中国女性对性感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态度。访谈显示,年轻女性的性感观中充满了冲突与矛盾。性感在日常话语中往往是沉默的,但却持续被实践以服务异性恋的两性关系尤其是男性观点,并被视为高度从属于私人关系领域。随着剧烈的社会变化,一种崇尚中产(等)阶层风貌的性感观正在形成。性感被认为是精致的、有教养的、有文化感的和西方化的,而这种性感观念将其他女性群体排除在受到追捧的女性形象之外。
女性身份的颠覆与重构——试论当代海外华人女作家的身份书写
作者: 黄华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西方文化   文学作品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对迁徙国外的移民社群而言,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身份的问题凸现出来。移居国外不仅带来社会身份上的种种变化,更带来了内在心理上的急遽变化。身居国外的女作家们敏锐地体察到海外华人这一特殊群体身份的转变,关注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所承受的冲击和压力,在她们的作品中表现为:从以塑造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为主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在西方文化中成长的华裔女性,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份也由单一的华人身份演绎为超越国界的地球人身份。本文以三位英美华人女作家於梨华、汤亭亭和虹影的写作为例来探讨这种身份书写上的变化。
丁玲女权主义之断想——兼谈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林伟民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丁玲是一位权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位观点相当鲜明的女权主义者。虽然,她生前一直否定之。二十年代末,已经饮誉文坛的丁玲曾拒绝为《真善美》杂志"女作家专号"撰稿。其理由是"我卖稿子,可是不卖‘’字
关于中国妇女NGO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若干思考
作者: 刘霞   来源: 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暨中国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典礼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女问题   妇女代表会   妇女合法权益   中国妇女   NGO   社会组织结构   妇女维权   妇女组织   春蕾计划  
描述: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妇女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妇女运动发展、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的妇女问题以及中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机构和影响力的扩大,其职能不仅限于为妇女提供帮助和服务,它已经融入了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 1 2 3 ... 13 14 15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