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女性身份的颠覆与重构——试论当代海外华人女作家的身份书写
作者: 黄华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西方文化   文学作品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对迁徙国外的移民社群而言,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身份的问题凸现出来。移居国外不仅带来社会身份上的种种变化,更带来了内在心理上的急遽变化。身居国外的女作家们敏锐地体察到海外华人这一特殊群体身份的转变,关注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所承受的冲击和压力,在她们的作品中表现为:从以塑造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为主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在西方文化中成长的华裔女性,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份也由单一的华人身份演绎为超越国界的地球人身份。本文以三位英美华人女作家於梨华、汤亭亭和虹影的写作为例来探讨这种身份书写上的变化。
新移民女性文学中重写的女性边缘史
作者: 杨华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作品评论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新移民文学   边缘  
描述: 海外新移民女性文学自有其渊源。西方华文女作家是在“留学生文学”中逐渐成长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台湾到海外的於梨华、聂华苓、丛甦、欧阳子、赵淑侠等可称第一代,她们的怀乡意识多在成长之地台湾及“根之所在”大陆之间游移。这批留学生希望在新大陆确立新的精神家园,但语言与文化的隔膜击碎了他们的梦想,既无法融入异质文化中,对母体文化又无法完全认同,因而陷入失根的惶惑中。这种心态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是60年代盛行的“留学生文学”。其创作题材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及交融中的两难境况,边缘人心态,失根的惶感,对女性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