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从《奥赛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看女性生存困境
作者: 罗俊容   来源: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反叛   顺从   女性命运  
描述: 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不仅是爱情和人文理想被毁灭的悲剧,也是一出女性命运的悲剧。本文解读了《奥赛罗》中三位性即苔丝狄蒙娜从反叛到顺从、爱米利娅由顺从到反抗的不同经历以及比恩卡任人欺辱的悲惨生活
黑人女性问题作为视角:解读兰斯顿·休斯的组诗《你的女士》
作者: 罗良功   来源: 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歌   黑人女性问题   兰斯顿·休斯   视角  
描述: 兰斯顿·休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以一位黑人女性为主要言说者的诗歌,被作为组诗收入休斯在1959年出版的自选集《兰斯顿·休斯诗选》中,冠名为《你的女士》。这组女士诗塑造了一位具有尊严、独立
清末妇女报刊与诗界革命之延展——以《女子世界》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胡全章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界革命   《女子世界》   清末   女国民  
描述: 清末以《女子世界》为代表的妇女报刊诗歌,以豪迈的"英雌"气概,自觉的"国民"意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与爱国热情,以及迥异于传统女性作家的思想面貌与审美风尚,奏响了"界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的主旋律
中西女性诗歌比较的现代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比较
作者: 李蓉   来源: 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直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常把"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把女性诗歌从女性文学的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研究,相对于女权主义思想的文学宗旨即反男权中心文化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且有支离破碎之感。因为觉醒的文学妇女相对于整个男性话语中心仍是势单力薄的,女权主义向来重视妇女的团体作用,这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指的"女性文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指女性小说
近代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探析
作者: 谷忠玉   来源: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近代   渗透   西方女性观  
描述: 近代西方女性观是在近代西方妇女运动中酝酿形成的,其核心是以资产阶级人权思想为指导而提出的男女平等思想。近代西方女性观通过传教士的传播及中国有识之士的吸纳影响中国,成为改变中国女子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动力之一。
传承湖湘女性文化建设创新型湖南
作者: 罗婷   来源: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湖湘女性文化   湖南   创新  
描述: 传承优秀的湖湘文化和湖湘女性文化,需要认识湘文化,弘扬湘精神;推广湘文化,发展女性教育,深入研究湖湘女性文化;打好湘文化品牌,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为创新湖南提供更多的文化创新活力与人才智力支撑。
谈丁玲作品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特色
作者: 刘秀珍   来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颗耀眼的巨星——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丁玲,是一个善写女性的女作家。在她的笔下,既有早期知识女性的叛逆与苦闷,又有"在黑暗中"下层女子的血泪与抗争;既有解放区略带"野气"的女主人,又有新时代的垦区标兵;在这些"女性群像"的画廊里,塑造得最具特色的要算是知识女性形象系列。梦珂、莎菲及陆萍,这是女作家丁玲写的"这一类"知识
儒家伦理对近代日本女性的影响
作者: 王慧荣   来源: “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朱子学被奉为官学的江户时代(1603-1867),儒家思想在日本异常兴盛。《列女传》、《诫》、《论语》、《孝经》等儒家训也随着中日间频繁的书籍贸易而传入日本。成为当时日本社会规诫、教育女子
邓颖超与解放区土改中的妇女工作述论
作者: 张同乐   来源: 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邓颖超   土地政策   农民运动   妇女工作   土地改革  
描述: 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前后,邓颖超提出“全党做妇女工作,男女一齐发动”的方针。要以土地改革为中心,使妇女工作与土地改革相结合,妇女运动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相互推动,相得益彰。要以贫雇农妇女为骨干,团结中农妇女,贯彻群众路线于各方面。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要注意培养与选拔妇女积极分子,鼓励妇女参加各种领导工作。在乡村中吸收贫雇农妇女加入贫农团、农会、合作社及互助组、识字班。土地改革完成的地方,全力发动和组织广大劳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和民主改造运动。探讨邓颖超与土改中解放妇女的理论与实践,对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土
简论辛词女性形象
作者: 刘国蓉   来源: 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分析   辛弃疾   女性形象   词作  
描述: 辛弃疚是南宋爱国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少有对女性的关注,其词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约八十余首,不到其作品的七分之一。这些女性以歌妓、思妇、历史人物、村妇、传说中的女性居多。通过对辛词女性形象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第一,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第二,反映了辛弃疾的女性观。第三,展示了英雄内心世界深重的苦闷。第四,体现了时代的影响。第五,是辛词才学化的有力证明。第六,体现了辛词题材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折射出了辛其人完整
< 1 2 3 ... 10 11 12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