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of Female Images in Fashion Magazines--A Case Study of Rayli Ladieds in China and Vogue in US
作者: 郑颖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时尚   媒体   跨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媒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影响着全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跨文化语境中将传媒与社会性别结合起来研究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也成为当今一大焦点。而女性时尚杂志的崛起,为现代女性提供了精神文化诉求的场所,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广大年轻女性群体提供有关服饰美容、职业发展、情感关系和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时尚讯息。本文分别选取了《瑞丽.伊人风尚》以及《时尚》作为中国和美国主流时尚杂志作为研究样本,它们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研究分别选取了两份杂志2010年全12个月
菲·维尔登小说中的女性困境与女性欲望
作者: 杨雅芝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菲·维尔登   女性欲望   身份   工作  
描述: 菲·维尔登是英国当代备受争议的女作家,她的地位常介于文学经典和流行商业之间。作为一位多产多领域发展的作家,她唯一不变的是对当代女性问题的持续关注。其作品中反传统的女性角色,幽默调侃的叙事策略以及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都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持续关注。然而,国内对其研究寥寥可数,研究作品单一,研究视角也趋同,因此,本文通过对——《普拉克西斯》、《女恶魔的生活与爱情》及《她可能不会离开》其不同年代的三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女性在不同时期遭受的困境和产生的欲望以及作者本身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普拉克西斯》里
2010-2014年《新体育》女性体育语篇话语分析研究
作者: 潘爽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话语   语篇   《新体育》   女性体育  
描述: 的重要课题。本选题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视角,并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对《新体育》2010-2014年这近5年有关女性体育语篇话语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女性体育与《新体育》的发展。同时,为学界有关女性体育
新中国绘画中儿童形象的典型样态分析
作者: 刘新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话语   塑造   表达   儿童形象  
描述: 艺术形象生成背后的话语博弈关系。而被塑造、被表达、被符码化的儿童形象的大量出现,显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儿童形象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从研究视角分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儿童视觉形象进行图式类型归纳、图形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凯特·格雷维尔的小说《利莲的故事》
作者: 朱乐琴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父权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女权主义   家庭暴力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性别文化,以其强大的反叛意识及颠覆来消解几千年人类关于两性文化、两性秩序的思维定势。本文试图运用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对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凯特·格雷维尔的《利莲的故事》进行女权主义思想的解读。 这部小说描述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到二战期间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利莲出生在一个弥漫着疯狂、残酷和性的中产阶级家庭里,但她最终却专注于教育、爱情和她崇尚的独立精神,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执意于真实自我的人,从而塑造了一个勇于反叛男权世界的不朽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反映的女性主体意
解构女性主义解读《磨砺》
作者: 陈春花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话语   建构   二元对立   磨砺  
描述: 。本论文尝试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相结合,从男权话语、性别二元对立及女性特质三个方面的分析来揭示菲勒斯中心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野下《飞越疯人院》的解读
作者: 刘敬敏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肯·克西   话语   权力   《飞越疯人院》   福柯  
描述: 的美国社会进行了完整而又有所侧重的勾勒,清晰地呈现出了当时人们的权力和话语状态。作者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理论视角对小说进行解析,试图揭示出美国各个人群的权力和话语状态以及镶嵌在当时美国社会的权力机制
《苏菲的选择》福柯式的解读
作者: 魏娜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救赎   权力   真理   排斥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斯泰伦虽著作不多,但他的每部小说都堪称精品,先后获得了罗马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及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使他成为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作家中的领军人物。斯泰伦不仅继承了福克纳的写作风格和文学观点,还延续了他的创作主题—人类内心的冲突与撞击。斯泰伦作品表现了当代社会及其制度对个人意识的压抑,由此揭露吞噬良知,泯灭人性的现实根源。他将意识流的写作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写作中,通过人物的梦境,回忆,内心独白,反省等描写人物的心理。因此他的小说常被称为“心理小说”。尽管斯泰
怀着男人的梦想漂泊
作者: 姚丽芳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他者   自我   客体   男权意识  
描述: 本论文将从文化研究的视阈,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追溯坡的诗歌创作生涯,将坡在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以女性主义立场和视角解读其诗歌作品中的男权意识,从而使国内对坡及其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引起人们对其文化问题的更大关注。本论文包括以下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对坡的研究状况、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首先揭露爱伦·坡的男人梦想。早逝的母亲、失踪的父亲以及收养他却从未正式接纳他的养父约翰·爱伦对年少爱伦·坡的男权意识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男权意
镜子中的游戏:《摩尔·弗兰德斯》中女性话语的追寻
作者: 袁仁霞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构建   笛福   局限性   镜子中的影象  
描述: 兰德斯》,我们可以发现笛福意在赋予妇女一定的话语权。本文就将从探讨笛福如何构建妇女话语权的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展示笛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