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话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女性主义视角下高尔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艳红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高尔基
女性主义
心理
-
描述:
高尔基刻画了一系列的俄国底层女性,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女性大多懦弱、顺从、逆来顺受,在社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女权运动的产生发展和俄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起,高尔基后期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觉醒到最后的积极抵抗。她们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桎梏,并积极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她们在社会中实现了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找到了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由于高尔基本人是男性作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因此导致了高尔基笔下的女性形象复杂化。本论文选取了高尔基的小说《因为烦闷而无聊》、《鲍列斯》、《母亲》作
-
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视角分析《欲望都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唐维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男性凝视
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众所周知,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既然媒体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力如此深远,我们有必要对媒介产品作进一步探索。其中,电影作为大众传媒一种重要形式兼大众娱乐的主要来源,应该受到我们足够的关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发端于1970年代,是电影理论与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它把电影看作被建构的世界,以女性身份介入电影的研究,揭示了女性形象在银幕上是一个被男性欲望建构的产物。很多重要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都主张在疏离的立场上,打破对电影的神秘幻想,将受男性意识控制
-
广告女性形象与话语阐释
-
作者:
马中红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话语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论文从若干层面着手逐一分析了广告中不同话语形式对女性形象表征形成的各不相同又互相牵扯的作用力。考察了这些话语在掌控女性形象时所表现出来不同状态,显在的,潜在的;表现的不同形式,权威话语、欲望话语、资本话语等;表现的不同力度,强制性的、自觉性的、潜意识的和追随性的;同时,也... >> 详细
-
揭开女神的面纱--中国当代电影文学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欧阳小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驯化
流变
女性解放
-
描述:
文章基于综合艺术之一:电影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强烈冲击,致力于对电影制作的基础;电影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行一轮历时性考察,借宏观的中华社会文化变迁及相关的女性文化流变的批判视野,求取中国当代电影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内蕴及规律,以助于银幕女性形象塑造的健康发展。
-
话语、性别、身体:库切的后殖民创作研究
-
作者:
张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J.M.库切
身体
性别
-
描述:
J.M.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创作中,话语、性别、身体构成其后殖民创作的三个基本维度,从三个维度出发,库切建构起自己的文学大厦。从当前的库切研究来看,研究者虽然
-
西方女性主义叙事理论研究
-
作者:
李磊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叙事理论
声音
女性主义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部分,它在对女性写作、女性话语、女性传统等问题的探讨和实践的基础上,颠覆男性文本权威,争取女性话语权,建构女性权威。普遍的性别意识是其根本特征。从某种程度上
-
被建构的女性:“米脂婆姨”形象探析
-
作者:
刘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米脂婆姨
建构
话语
社会性别
-
描述:
的一个女性群体形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从话语建构的立场出发追溯“米脂婆姨”形象的发展演变,并对其进行
-
"女人味": 一个现代神话的解读--关于90年代中国传媒中女性形象和性别话语的文化批评
-
作者:
刘文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话语
女人味
镜子
-
描述:
"女人味": 一个现代神话的解读--关于90年代中国传媒中女性形象和性别话语的文化批评
-
消费时代女性时尚杂志的性别想像: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例
-
作者:
郑勋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社会性别
话语
消费主义
-
描述: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性别关系模式及两性差异的叙事,它既是人理解自身和社会的基础,更是社会权力关系的基础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扩张,消费主义文化引导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为中国中产阶级所推崇。媒介根据这一背景所提供的文化价值逻辑想像女性、定位女性,“女性形象”成了媒介想像和喻说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叙述图像。 本论题试图另辟蹊径,以符号分析为策略,从性别想像的角度,对女性时尚杂志的女性形象展开解读,旁以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为语境,阐释“女性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建构与性别认同的多重涵义。媒
-
从权力视角解读林黛玉和简爱的不同命运
-
作者:
于红灵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权力
林黛玉
简爱
-
描述:
《简爱》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引进我国后,一直是国内外国文学的研究热点。从五六十年代单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到九十年代以来多元化,多角度的批评理论,这部小说始终吸引着文学研究者的目光,成为各种批评理论实践的范本。但是纵观这个研究,主题是单一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 《红楼梦》和《简爱》是在不同时空并峙于不同文化中的两座标志性的文学高峰。林黛玉和简爱是两部小说中精雕细琢,寄寓深远的两个女性形象。尽管两个文学女性带有各自鲜明独特的文化标记,但她们在特定人生阶段的人格追求中所表现的洒脱飞扬的生命感和激越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