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表达女性与女性表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男性杂志:《maňgazine·名牌》个案研究
-
作者:
刘苗
来源:
北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杂志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传播者
-
描述:
继2003年《时尚健康》推出男士版以来,中国的男性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本文选取一个女性主义视角切入,以《maňgazine·名牌》为例,对男性杂志中作为内容的女性——女性形象和作为传者的女性——女性编辑进行研究,涵盖了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两大重要方面,开拓了男性杂志的研究视野。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访谈等方法,首先对杂志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从国别、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身份、家庭身份等角度进行总体描述;其次通过文本分析,对杂志中涉及女性的内容按照性
-
浅析仕女画的诗意表达与历史变迁
-
作者:
郭媛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意表达
历史变迁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纵观千年的仕女画发展史,我们可以领略到其绘画功能的流变,以及题材内容、风格样式、形式技巧、美学趣味等艺术要素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历史变迁。仕女画从早期的发生、发展,到唐代的鼎盛时期,再到宋元、明清时的全面发展,以及在现当代继往开来、中西合璧的多元发展的形势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同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仕女画家,产生了风格徊异的各种样式,形成了东方绘画独特的艺术景观。仕女画因其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生命力,以及对社会、对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重点在于研究和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
-
陈染小说孤独之旅
-
作者:
刘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文本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陈染是当代文坛一位重要而独特的作家,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得到了当代文坛的认可。她的小说创作十分独特,作品主题几乎从来不涉及国家以及民族题材,而是自觉疏离中心文化,以边缘人自居,执着的探索着女性的生活。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深刻的揭示了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女性不可能完善自我的性别困境。通读陈染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世纪病》、《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还是《私人生活》、《秃头女走不出来的九月》,“孤独”都贯穿其中,成为其写作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些文本通过女性经验
-
《诗经》的女性世界
-
作者:
马瑞芳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思想意识
《诗经》
女性形象
女性社会地位
-
描述:
《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内容丰富,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自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的女性生活状况的研究和对作品所塑造的女性人物群像的梳理,从《诗经》中女性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入手,进而深入体味她们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再对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诗经》时代妇女生活的本来面貌和层层深入地再现《诗经》时代的女性精神世界。论文分为五部分展开: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第二章
-
女性导演影视创作特色研究
-
作者:
周自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视角
镜头语言
-
描述:
西方早期的妇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引起一大批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获得与男性同样社会地位女性的强烈响应,高举着女权主义的大旗,建立起了有一定理论体系的女权主义理论,指导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活动,这其中也包括影视艺术的创作,但这场在西方社会持续很久的男性与女性权力之争的浪潮似乎并没有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影视艺术,虽然自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女导演的队伍渐次以各种美丽的身影登上影视历史舞台,但是在她们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她们并没有为之贴以“女权”的标签,可能我们只能将其归类于女性题材,对于没有发
-
伍尔夫和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
张丽燕
来源:
中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觉醒
女性形象
自我价值实现
-
描述:
弗吉尼亚 · 伍尔夫和丁玲在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女作家,坚定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处于五四时期的女作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都深入挖掘女性心理,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理想,用独特的语言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大胆地、尽情地去书写女性内心的欲望和忧虑,真实刻画了女性内心的挣扎和艰难。 本文通过对伍尔夫的处女作《远航》﹑ 探索作 《夜与日》﹑巅峰作《到灯塔去》和丁玲笔下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 ﹑《当我在霞村的时候》
-
美丽的束缚——《瑞丽伊人风尚》化妆品广告女性社会角色建构
-
作者:
常琳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建构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说:“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被变成女人的。”女性主义的一致观点是:“女性”的概念是被建构的。本文用社会建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瑞丽伊人风尚》化妆品广告的女性形象,选取的摄影图片的符号元素包括女主角的容貌、妆容程度、服饰、职业、国籍、表情、修饰色彩等,对这些符号的分析包含“表面涵义”、“迷思”、“意识形态”三个层面。研究发现,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千篇一律的特点——她们的外表美轮美奂,突出的表现是“身体美”,性格气质上呈现出“柔顺”、“魅惑”的统一的女性
-
大爱“无字”:论张洁的女性小说创作
-
作者:
贾艳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小说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张洁是第一个荣获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她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因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而引人注目。她的女性小说“既流露出女性的诗意美,又表现出自觉的现代女性意识”①,引领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潮流,张洁也“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先导”②。在早期作品中,张洁呼唤纯洁的爱情,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都是完美的,作者创作了一个个美好圣洁的爱情故事。随着作者对女性关注的深入,作品中开始表现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所经历的艰苦历程。男性成了女性悲剧人生的直接制造者,美好的爱情
-
女性与历史记忆—试析布克奖获奖小说《女人时代》
-
作者:
丁成洋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再现历史
《女人时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叶莲娜·奇若娃(Eлneнa Чижова),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奇若娃曾凭借小说《男大寺院》和《女犯人》先后入围2003年和2005年俄语小说布克奖短名单,并凭借小说《女人时代》荣获2009年俄语布克奖。《女人时代》讲述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苏联的一座公共住宅内。主人公安东尼娜被一个列宁格勒青年诱惑,生下了小女孩修珊娜,之后不久因癌症死去。于是跟她们同住的三位老太婆决定抚养修珊娜。修珊娜七岁前不能说话,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画家。小说语言平实,但感情深蕴。2009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谢尔盖·甘特列夫斯基说:“我不
-
哈罗德·品特不同时期戏剧作品中两性关系研究
-
作者:
干贤婧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
两性关系
权力
女性形象
-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文学及戏剧评论界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的名字已经作为一个形容词进入了英语词汇,被用来描写一种特定的戏剧氛围和环境:品特式的。瑞典学院曾这样赞扬他对世界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他使戏剧回归到它的基本元素,即一个封闭的空间和不可预知的对话。人们在这些对话中受到彼此的控制,一切矫饰图崩瓦解。其戏剧情节降至最少,戏剧艺术源自于权力斗争和对白间的捉迷藏。”(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4338082.stm)品特的早期戏剧被评论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