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论沈从文小说创作变迁中城市因素的影响
-
作者:
邓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艺术手法
思想
题材
女性形象
城市
-
描述:
1923年沈从文来到北京,开始他的新文学的旅程。这个自称为“乡下人”作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城市中度过的。城市不仅给他提供了施展文学才能的舞台,也从根本上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北京、上海、青岛、昆明等城市的不同的风貌和气质,也影响到了沈从文这样一个来自湘西的作家,使得他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时期的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整体论述城市对沈从文思想变化的影响,探讨城市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第二章探讨城市影响下,沈从文小说题材选择的变化。第三章分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来探讨城市对沈从文小
-
汉译佛典文殊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馨仪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佛教文学
大乘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文殊
-
描述:
文殊師利是佛教中「智慧第一」的重要菩薩,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可見到文殊菩薩之名。然而國內對文殊的研究多集中於義理、五台山道場或是與清代帝王統治手法方面的論述,至於將文殊菩薩與文學、女性研究合併探析者,則是缺乏相關論述。事實上,文殊相關的佛經故事中有許多女性角色,她們或善或惡,亦有不少女性展現出超越男性的智慧,故本論文期望藉由文本的歸納分析,以及社會學、佛學理論,以及敘事學等角度,對文殊相關佛典的女性形象有更深入的研究,為佛教文學領域開拓出一番新視野。 本論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回顧、研究
-
女性视角下的性别关怀:以新世纪的中国女性电影为例
-
作者:
潘思彤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性别关怀
叙事手法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电影因其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她们的内心感受,对社会的抗争与妥协,她们的苦楚与希望,并且能反映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中各种女性的共同需要,所以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对女性特有的性别关怀,使女性电影成为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的重要平台,女性不再被动地“被看”,而是主动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借助女性电影说出心声。中国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终在变化,每个时代的女性形象都具有时代赋予她们的特点,而这些形象在向我们昭示着女性主体意识的渐趋觉醒。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们拍摄出了
-
艾青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
-
作者:
陈萱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式审美观
艾青
创作主题
反叛与超越
惠特曼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主要是把艾青与惠特曼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艾青与惠特曼来自不同的国度,处于不同的时期,所面临的大的社会背景也大不相同,但两位诗人在诗歌的创作方面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艾青受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影响入手,分析了两位诗歌创作的主题,他们都是时代的代言人,所书写的诗歌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紧密;都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赞歌,两位诗人都崇尚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社会,两者的现实追求是相同的,诗歌的主题也毫无疑问的贴合着诗人的内心;都是城市诗的书写者,对于城市的认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诗歌的形式审美观来看待两位诗人
-
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魔沼》两个汉译本对比研究
-
作者:
王璐子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桑
魔沼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中国化的女性主义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思潮以来,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犀利的社会文化批评话语崛起在西方世界。80年代以后,各种女性主义流派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开始深入到语言文学研究中,并逐渐将视野转向了翻译领域,由此诞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翻译理论发起了挑战,主张消除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重新定义译文和原文的关系,并适当采取“加序”、“增补”和“劫持”等翻译策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环境,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与西方有着显著的差别,采取的翻译策
-
A Study on the Balanced Female Images in D.H. Lawrence's Novels
-
作者:
连晨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权力意志
倾斜
平衡
女性形象
无意识理论
-
描述:
D.H劳伦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国作家之一,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的作品大量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他认为性生活是生命力的主宰,所以在其作品中挑衅性地赤裸裸地描述性生活的感受,通过对性的描写,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他所描述的女性形象一直都是争论中的焦点。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受到成千上万的读者、评论家和出版者的批评和探讨。实际上,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他的作品反映了现代工业化社会非人性
-
论毕淑敏小说中的两性格局
-
作者:
叶永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缺陷
意义
毕淑敏小说
原因
两性格局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淑敏出生于1952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女性作家,直到35岁才开始登上文坛。但毕淑敏从一开始,便显示出了她的与众不同,因为她不仅曾经是一个军人,而且还是一个医生、作家和一名心理师,弃医从文的人有很多,但同时拥有这几个身份的却是凤毛麟角,这显然造就了毕淑敏的独特性!本论文在引言部分对毕淑敏小说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毕淑敏小说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当前,对毕淑敏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主题,并对其死亡文化给予了肯定;二是对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风格进行了探讨;三是
-
《简爱》、《傲慢与偏见》、《红楼梦》中女性人物对比研究
-
作者:
夏丽莹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简爱》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红楼梦》
女性形象
-
描述:
小说在19世纪是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之一,并受大众所欢迎。在男性主导的文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许多女性小说家涌现在19世纪,如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创造出许多新
-
裘琏戏曲研究
-
作者:
杨溢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动机
清初
裘琏
女性形象
戏曲
艺术特色
-
描述:
裘琏(1644—1729),字殷玉,号蔗村,别号废莪子,学者称横山先生。浙江慈溪人,父亲因抗清而牺牲。裘琏天资聪颖,著作颇丰,但是很多都已经佚失,存世的只有《横山文集》、杂剧《明翠湖亭四韵事》、传奇《女昆仑》、体制未定的《万寿无疆升平乐府》和方志作品。本文以裘琏的戏曲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其生平、思想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裘琏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特点,并探讨杂剧在清初产生的变化。第一章在裘姚崇编撰的《慈溪裘蔗村太史年谱》的基础上,对裘琏的家世生平进行梳理,并对他的诗文及创作思
-
《华女阿五》与《紫色》成长主题的对比研究
-
作者:
康平宇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少数族裔文学
《紫色》
《华女阿五》
作品对比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代美国文坛上,有两位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不仅为美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文坛点亮了两盏明灯,深受国内外读者和学者的追捧。她们就是亚裔作家黄玉雪和非裔作家爱丽斯·沃克。 本论文以这两位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代表作《华女阿五》及《紫色》为研究对象,运用成长小说的理论,从性别、种族、文化三个方面,展现少数族裔女性在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压迫下由弱势群体成长起来的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解读少数族裔女性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美国社会中被弃置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少数族裔女性作为社会底层摆脱困境、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