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无法言说的背影: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周峨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类型化形象
历史叙事
历史演义小说
文学叙事
女性形象
伦理化形象
-
描述:
后期的演义小说对女性形象被限定在一定的类型内、负载某种单一的道德的情形有了一定的突破,出现了完整的个性化女性形象,出现了对女性命运、性格、感情的关注.历史演义小说中女性形象逐渐变得丰满化、人性化的过程,是与人情小说同步的.这一点向我们昭示着这类小说最?
-
西方“复仇”题材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徐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复仇
“洞穴”比喻
原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以“复仇”为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类别却鲜有专门的论述。本论文针对西方“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西方女性电影中的“复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富性?在这些丰富各异的“复仇”女性形象中有无共同的“原型”可循?一部典型的“复仇”题材女性电影如何深入表现这样的原型式的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复仇影片将带给新的女性形象什么样的启示?本文认为“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往往或多或少地符合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囚徒”的形象,这
-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
作者:
张觅奇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许鞍华
女性表达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女性导演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对象。在男性导演占据大片江山的电影世界里,许鞍华作为一支奇葩,在女性题材的挖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叙事的表达,女性意识的建构以及镜头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作为女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女性意识和女性电影进行一个界定,然后简要介绍1949年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许鞍华的生活经历及其影视创作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第一部分通过对许鞍华作品的回顾,对其作品中经典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与剖析,以
-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以《中国妇女》《女友》《知音》为例
-
作者:
江宇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社会性别
知音
女友
中国妇女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研究首先对媒介与性别领域研究中常用的、社会性别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在明确指出概念内涵不应包括自然差异和个体差异后,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5年至2002年间《中国妇女》《知音》《女友》上,234篇文章中的女性形象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性描述.然后结合理论思辨,对样?
-
美国梦的牺牲品:评德评德莱塞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占学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社会根源
德莱塞
悲剧性
性格特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史上,西奥多?德莱塞被公认为20世纪初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这位来自下层社会,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作家率先如实地描写了新的美国生活,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也是美国现实主义大师。 德莱塞的小说摒弃了当时流行的“优雅文学”传统,勇?
-
柳永词研究
-
作者:
蔡雨格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羁旅词
歌妓词类型
抒情主体及抒情方式
背景及原因
贡献及影响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词坛发展史上,柳永是位丰碑式的人物,他一生写就了许多不同于唐五代词风的新词,促成了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转变,大大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对词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柳永歌妓词和羁旅行役词及其在艺术上的追求和贡献。第一章主要研究柳永大量创作慢词的原因及背景,研究柳永是在怎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以及独特的个人经历,使柳永的词一方面要追求“创新”,在创作慢词的革新之路上不断更新变化:另一方面,为了应广大市民的艺术旨趣,创作出了通俗易懂,易于传唱,成为中国古代词史上开一代词风的词人。第二章主要研究柳永的歌妓词。从歌妓
-
《一位贵妇的画像》中的三位女性受害者:从女性主义批评解读
-
作者:
原亚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亨利·詹姆斯
《一位贵妇的画像》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受害者
-
描述:
亨利·詹姆斯是卓越的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他被认为是19世纪后期美国三大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其他两位为马克·吐温和威廉·豪威尔斯。《一位贵妇的画像》发表于1881年,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
-
中国女性问题研究:从中华民国到当代中国
-
作者:
秦怡安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女性角色
消费主义
西方化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国女性的形象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发生着改变。本论文将探讨现代历史上中国文化在若干方面对中国女性产生的影响。在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新女性形象除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主要还受到中华民国政府对“健美”和“修养”的提倡的影响。政府鼓励女性参加国民解放和政治活动,传统的“贤妻良母”的性别模式被认为对国家建设只有消极作用。到了毛时代,为了重建没有性别压迫的世界,政府提倡“单性”和“男女平等”的思想。女性获得更加平等的社会地位,从传统的家庭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公社的重要支柱。经过邓小平的改革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后宫剧研究
-
作者:
杜甚彦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父情节
性别空间
困境与发展
后宫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后宫剧是戏说古装历史连续剧的一种,以后宫嫔妃间的斗争为主要题材,聚焦于后宫嫔妃及其周围多个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又可以称为宫斗剧。它与历史剧中的正剧不同,更加侧重于表现嫔妃及嫔妃关系,而非帝王将相。所以,后宫剧多以戏说为主,凭借着一个历史的框架对历史上的后宫做出当下社会的阐释,这种阐释随着后宫剧的批量制作,慢慢形成了模式化的表现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女性对于自身的认识和构建。这样一种对女性关系表现的侧重正与当下消费社会的大众审美文化对女性兴趣相呼应。但是,作为一个主要表现女性的热门文化现象,当前关于它
-
少女新娘:《十三岁新娘》和《风的女儿》中的女性形象、主体和自觉
-
作者:
刘馥菁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自觉
物化
少女婚姻
女性形象
异化
-
描述:
本論文採用女性主義及社會學觀點作為論述分析的基礎,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出發,探究身處父權社會下的女性地位、處境、形象、生活空間;此外,也以「女性意識」的覺醒作為切入點,探看魏蘭(Gloria Whelan)的《十三歲新娘》及史戴伯斯(Suzan Fisher Staples)的《風的女兒》兩本以書寫印巴回教世界異文化文本中女性地位及意識,並從女性的形象觀看其如何在家庭和婚姻中失去主體性,又如何在之後找回主體。研究發現文本中的女性受男性在經濟、階級意識、行為規範、服飾束縛、空間限制的掌控,被男性所物化,成了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