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迟到的凯旋:西方女性主义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吴昌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的女权运动,并由此促成了女性小说和批评的早熟.而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在争取妇女权益的同时还承担着艰巨的反封建重任,早期女性小说都带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这一思想特征曾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中美“第一夫人”外交比较
作者: 薛晶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一夫人”外交   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女性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末期,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国际政治事务当中,她们或者直接担任国家、国际组织的重要领导人,或者以男性政治领导人伴侣的身份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网络文化研究
作者: 陈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赛博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在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而女性主义与网络文化的关系不仅影响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本文从女性主义与网络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思考,认为女性更注重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话语诉求
作者: 张昊翔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语境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论是伴随着上世纪末期中国大规模引进外来话语的潮流而发展和兴起的。同其他形形色色的话语体系一样,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也经历了从单向接受到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一方面
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
作者: 王宗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感性   后现代语境   主体经验   女性主义  
描述: 了一个全新的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视角,很多学者称它是结构主义之后的解构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近年来对女性主义和后现代思潮的辩论,强烈地震撼了当代世界文坛,自然也席卷了日本文坛。因为日本特殊
从女性视角论女性文学
作者: 安书萍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性别语言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兴起,是源于中国特定历史背景。几千年封建体制造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文化,在继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今社会歧视女性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把女人置于生活的劣势。解决这些阻碍妇女解放过程中遇到的文化问题,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题中之意,也是民主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解放意识空前高涨,加上对女性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引发了中国女作家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适时传入,促进了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
镜中之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批评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批评的批评  
描述: 方法由八十年代初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到九十年代中期集中借鉴和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发展为90年代末期多元化的走向。从纵向的历史线索来看,女性文学批评在对创作实践的分析、理论的反思和学科化的初创方面都
女性主义的视界:新时期女性文学及其理论资源反思
作者: 唐晴川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论资源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中,笔者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上,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视点,对新时期女性文学每一阶段的特质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与反思,梳理新时
“性差异”理论视角下陈染女性主义书写研究
作者: 魏佳慧   来源: 长安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染   依利加雷   女性主义   性差异  
描述: 陈染曾经获得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这是评论界以及文学界对她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极大肯定。在创作的十几年中,陈染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游离于主流文学的边缘地带,她自觉地远离宏大叙事
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
作者: 白昊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  
描述: “双性同体”理论自80年代引入我国之日起便被作为性别观念与两性共存的理想状态,因而其实现需要经历长期的尝试与磨合。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依然处于在探索中发展,在自审中完善的阶段。本文以新世纪女性小说为依托,以“双性同体”理论为基础,探索我国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在文本、艺术上的特色以及该理论在文化审美价值上的特色,本文由如下部分构成:一、绪论:对我国“双性同体”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新世纪“双性同体”理论的整体界定;梳理我国女作家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双性同体”共性趋向,阐释新世纪女性
< 1 2 3 ... 36 37 38 ... 72 73 7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