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学的学科性与跨学科性
作者: 王珺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学   20世纪80年代   跨学科性   学术性  
描述: “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和权利让人怀疑,是一个毋需争辩的事实与现实。“女性学是否一门学术性学科”的问题曾是西方女性学学界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主题,到90年代乃至延续至今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中国,1980年代中后期,受到国内学界“建学潮流”的裹挟,中国女性学诞生伊始就表现出了明确的学科指向性,把女性学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的理想。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中国女性学并未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同,即使那些执着于女性学学科化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尽管我们总是在自我独白中寻求精神慰藉,但心中
20世纪80年代女性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
作者: 乔以钢   景欣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实践   20世纪80年代   女性批评主体   文学研究   性别意识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女性为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空前活跃。其中有关女作家创作的评论和研究关注女性的文学文化境遇,彰显女性的文学贡献,注重对女性创作的艺术分析,体现出历史意识和反思精神。这一实践反映出当代女学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性别主体意识逐步走向自觉,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变着传统的批评格局;与此同时,80年代的实践在理论资源、批评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杂糅的特点。文章立足于史料,考察80年代女学人在女作家创作批评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肯定其价值。
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90年代   学科制度建设   学术界   女性学   20世纪80年代  
描述: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女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女性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发轫、90年代正式起步,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瞩目。一、关子女性学学科制度结构的发展学科制度是学科的规范体系及其物质体现,是该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女性学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台湾80年代以后文学的发展状况概观
作者: 肖成   来源: 福建社科情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小说创作   诗歌创作   散文创作   20世纪80年代   台湾省   女性文学  
描述: 80年代以后的台湾,是社会发生深刻结构性变革的时期。从政治上看,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东西方“冷战”格局趋于瓦解,“和平”和“发展”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台湾也不再是冷战棋盘上的一粒卒子;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基本成形,使整个台湾几乎成为“都市
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对婚姻自主的全新理解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现代台湾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观念   女作家   婚姻自主   20世纪80年代   台湾省   新女性主义文学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兴盛的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体现出以群体觉醒的姿态,由闺阁走向社会,由依附走向独立,传统意识淡化,女性主义意识高扬。尽管如此,它并没有远离婚姻、家庭这一女性文学的世袭领地,婚姻自主仍然是女作家们不懈的追求。不过,此时她们的生活视
困境与突围:日本女性的婚姻、家庭与事业
作者: 胡澎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   困境   20世纪80年代   婚姻   日本女性   中国读者   突围   家庭主妇  
描述: 提起日本女性,大多数中国读者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温柔淑婉的家庭主妇形象。特别是看过20世纪80年代日本影视剧的中国观众,多会对清晨手拿公文包在家门口躬送丈夫上班的日本主妇留有深刻印象。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社会日新月异,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形象早已变得复杂和多元。那么,“战后”以来的日本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她们是如何对待婚姻、家庭和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文学探索分析
作者: 皮晓红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女性主义运动   “文化转向”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传统翻译理论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西方的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浪潮,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将翻译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一反传统的翻译观。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将译文处于从属于原作,类似于传统观念里女性依附男性一样,翻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沉潜中的行进:2003—2008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若干著作的笔记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笔记   著作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理论批评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中国内地的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现锋芒,到90年代随着性别意识的大面积苏醒和自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21世纪以来,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喷发式的发展势头减弱了,但它依然在沉潜中行进,如一
“女性学”课程设置初探
作者: 王振杰   来源: 职业时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领域   课程设置   专家学者   女性发展   女性学   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源于西方,形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基于社会改革开放和女性发展的需要,得以迅速发展。在短短的20年中,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女性学学科建设从无到有,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构成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教学机构和学术领域尚属初创阶段,至今未能进入学术殿堂的主流,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方面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
评王赳著:《激进的女权主义: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参政运动研究》
作者: 宋严萍   来源: 学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参政运动   激进   政治同盟   女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   英国妇女   女性学研究  
描述: 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由不同学科学者,特别是女性学者二十年的艰辛努力,俨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显学之一。但是由于资料等条件的限制,有关国外妇女史的研究依然还很薄弱,而王赳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参政运动研究》一书乃是近期我国国外妇女史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本书从同盟参政运动的背景和进程开始着笔,将同盟参政运动的背景分成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和主要领导者个人的微观背景分别论述。在作者看来: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领导妇女参政运动、为女性争取政治权利的思想渊源乃是启蒙运动倡导的“天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