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批评主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20世纪80年代女性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
-
作者:
乔以钢
景欣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实践
20世纪80年代
女性批评主体
文学研究
性别意识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女性为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空前活跃。其中有关女作家创作的评论和研究关注女性的文学文化境遇,彰显女性的文学贡献,注重对女性创作的艺术分析,体现出历史意识和反思精神。这一实践反映出当代女学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性别主体意识逐步走向自觉,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变着传统的批评格局;与此同时,80年代的实践在理论资源、批评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杂糅的特点。文章立足于史料,考察80年代女学人在女作家创作批评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肯定其价值。
-
从术语的互文看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突围
-
作者:
刘岩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术语
影响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批评主体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修正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编写女性文学史,梳理女性的书写特质和文学传统。它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时,大量借用男性批评话语及言说方式,导致批评文本的互文。本文列举的互文实例反映出女性主义焦虑于(男性)文学批评传统的影响,她们有意挪用批评术语的内涵,通过重新阐释理论的范畴挑战批评话语的原有秩序。这样的话语策略彰显出象征符号体系对于女性批评话语的制约作用,也同时铭刻着女性批评主体的确立过程。
-
从术语的互文看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突围
-
作者:
刘岩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术语
影响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批评主体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修正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编写女性文学史,梳理女性的书写特质和文学传统。它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时,大量借用男性批评话语及言说方式,导致批评文本的互文。本文列举的互文实例反映出女性主义焦虑于(男性)文学批评传统的影响,她们有意挪用批评术语的内涵,通过重新阐释理论的范畴挑战批评话语的原有秩序。这样的话语策略彰显出象征符号体系对于女性批评话语的制约作用,也同时铭刻着女性批评主体的确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