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差异、合作、交流:民国时期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西干事研究
作者: 王丽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   中外干事   比较  
描述: 女青年会是国际性的基督教妇女组织,在中国成立于1890年,延续至今。最初它的干事①全部由外国人担任,主要是美国干事;随着它在中国本土化的深入,中国干事不断增加并逐渐担当领导工作,一段时期出现了中外干事并存的局面。信仰的同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双方如何实现交流和合作,这些即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近代中国三种妇女运动观之比较
作者: 潘敏   来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比较   妇女运动观  
描述: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女权运动团体以及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妇女运动目标,宗旨进行比较研究,展示它们不同的妇女运动观及其局限性。女权运动者主张通过妇女参政的途径来实现女权;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妇女运动应融入到
大陆与台湾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作者: 王文兴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大陆   台湾   女性文学  
描述: 由于两岸长期分离造成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背景差异,两岸的女性文学写作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到80年代,两岸女性文学的创作从主题到人物设计出现了趋同之处,对两岸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探究两岸文学
女性文学视野下的中西现代“私小说”比较
作者: 段晓玲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小说   比较   中西   女性文学  
描述: "私小说"在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受到越来越多女性作家的关注,在写作主体已被女性可以把握的现代文学中,她们把写作视野与女性命运的发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用非常私人化的写作表达对世界的体认,其中不乏对女性解放的思考。
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
作者: 宁大治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女性文学   发展  
描述: 西方的女性文学与中国的女性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女性文学.本文按时间顺序,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及其关系,并对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一研判.
女性主义视阈下薛涛与许兰雪轩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李宁宁   来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许兰雪轩   比较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中唐时期的薛涛和朝鲜李朝时期的许兰雪轩是两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她们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二者女性意识之共性主要体现在启蒙闺中的叛逆意识、追求平等的爱情观、忧国伤时的男儿气概和渴望自由的道家憧憬等方面。而二者的不同在诗歌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也十分明显。她们的人生抉择和诗歌创作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当代海峡两岸女性文学比较
作者: 朱小瑶   来源: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海峡两岸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通过对当代海峡两岸女性文学中作家作品比较,论述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的明显的现代发展衍进轨迹:承袭——拓展——超越。即由传统婚姻爱情主题、社会主题到哲学主题的演化。
李清照与朱淑真诗词之比较
作者: 张彩云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比较   诗词艺术   朱淑真  
描述: 李清照与朱淑真是宋代相映生辉的女作家。她们的诗词在艺术构思、题材范围、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但是她们在艺术主张、艺术感受、厚重感等方面又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把握她们的异同,揭示其艺术特色,对于女性文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生之态与女性之梦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比较   理想   女性意识  
描述: 众星荟萃的女性文学是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同为当代著名女作家 ,谌容和张洁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张洁强化女性意识 ,谌容淡化女性意识 ;张洁追求理想 ,谌容面对现实 ;张洁的感情外露浓烈 ,谌容的感情含蓄温婉……一言以蔽之 ;张洁钟情于女性之梦的编织追求 ,谌容专注于人生之态的描摹剖析。
风吹不散的两生花:简·爱和郝思嘉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张晶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郝思嘉   比较   先驱   简·爱   女性形象  
描述: 的多元选择与确证的人生,她们共有的几近相同的个性特征和相似的爱情观,都是女性文学和比较女性文学的史诗和里程碑。
< 1 2 3 ... 10 11 12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