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较】搜索到相关结果 167 条
-
英美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以简·爱与林黛玉为例
-
作者:
贾萍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
英美文学
女性形象
差异
-
描述: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政治、哲学、宗教方面都具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在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方面也会体现出不同。本文提出了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与中国女性形象在是否遵从自身情感与是否具备自强意识两个方面的差异,并从《简·爱》和《红楼梦》中的简·爱与林黛玉的比较入手,对这种差异做出了论证。
-
福克纳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以短篇小说为例
-
作者:
欧光安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福克纳
莫言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福克纳和莫言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该文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出发,考察福克纳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通过比较福克纳和莫言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发现莫言只是在形式上借鉴了福克纳的作法,两者在母题原型叙事
-
妇女解放管窥:《白鹿原》与《创业史》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周科良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妇女解放
《创业史》
《白鹿原》
女性形象
-
描述:
同属农村题材的<白鹿原>与<创业史>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并以大量的笔墨对女性的形象进行了探索,但在表现妇女解放方面却各有侧重.<创业史>中的女性虽然有一些新的精神气质,却始终未能突破封建男权话语的框架,未能突破封建旧伦理、旧道德,大都融入了社会的洪流之中;而<白鹿原>中的女性大都被封建礼教束缚着,但其形象却让人真切地看到争得妇女解放的光明之路.
-
比较视野中的完美女性形象——以但丁与拜伦两组诗为例
-
作者:
任亮娥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女性
但丁
比较
拜伦
抒情诗
-
描述:
和情感世界,但两位诗人有一组抒情诗中描绘的各自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女性形象却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视野中的平行研究,结合对应的汉译诗,欣赏诗人笔下的完美女性的共性特征及表现这一形象的艺术手法。
-
王安忆与铁凝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李素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王安忆
铁凝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王安忆与铁凝,一南一北两位女作家,都钟情于处在缝隙中的普通女性的生活,致力于表现她们的喜怒哀乐。但由于生活环境与文学追求不同,她们的作品中又凝聚了各自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理解,呈现出异样的景观。王安忆富于理性,善于展示远离政治伦理、被日子裹挟的自我,人物安稳平实,有挣扎但不是抵死的,而是经过精明算计,享受生活,体现出海派文化精明务实、讲究生活的特点;铁凝更多地利用经验揭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的个体,人物不甘寂寞,积极参与现实,不惜一切对现实出击,富于抗争精神,有情有义,坦荡真诚,分明浸染了燕赵儿女关注现实、
-
风吹不散的两生花——简·爱和郝思嘉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张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郝思嘉
比较
先驱
简·爱
女性形象
-
描述:
的多元选择与确证的人生,她们共有的几近相同的个性特征和相似的爱情观,都是女性文学和比较女性文学的史诗和里程碑。 关键词:简·爱郝思嘉女性形象先驱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
-
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的价值取向—— 《何以笙箫默》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
-
作者:
韩冷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父权
大众文化
网络小说
莎士比亚
-
描述:
从中国现代戏剧的萌芽到当代的大众文化,中国叙事文学深受莎士比亚戏剧的滋养。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当代的网络小说《何以笙箫默》之间,内在情节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中可以管窥莎士比亚戏剧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莎士比亚戏剧深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现实,具有深广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莎士比亚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一个塑造女性形象的大师,他开创了塑造女性形象的新境界。莎士比亚对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莎士比亚化”这一审美原则发生作用的。然而遗憾的是,《何以笙箫默》并没有继承莎
-
西王母与圣母玛利亚形象之比较
-
作者:
龚玮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西王母:圣母
母性
女权
女性形象
-
描述:
西王母在民间又被称作王母娘娘。在神话故事中,她是道教女仙的最高领袖,受到广大民众的顶礼膜拜,且天庭中所有的仙女都要听命于她,因此她又是女权的象征。而从圣经的记载可以得知,来自西方的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母亲,民间称作上帝之母,人们把她视为母性形象的代表。《圣经》中提到,圣母的性格是纯洁、善良、宽容、忍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大批的艺术家出现了,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赞颂着圣母玛利亚伟大的母亲形象。从西王母和圣母在民间的传说可以看出,她们代表的是不同的女性形象,有着天壤之别,但她们都是宗教传播的重要承载者。
-
经典爱情模式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与《傲慢与偏见》之比较
-
作者:
马丽君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比较
《傲慢与偏见》
女性形象
三步骤爱情模式
-
描述:
19世纪英国文坛两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汀分别在其代表作《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中使用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荡气回肠的反抗——缓冲——结合的三步骤爱情模式,并通过这个经典的爱情模式为我们塑造了世界女权画廊中的两位不朽形象:简·爱和伊丽莎白。
-
时代夹缝中的正义之花——李香君与羊脂球人物形象之比较
-
作者:
付春明
杨睿思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羊脂球
李香君
人物性格
爱国情怀
-
描述:
在文学作品当中,李香君和羊脂球虽都是受人歧视的妓女,但在国家面临覆灭的危险时,和邪恶势力作了各自顽强的斗争,展现了其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从而成为中法文学中典型女性形象。通过将两部作品女主人公形象进行对比,以探求两者在爱国情怀、人物性格等方面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并阐释文本所隐含的思想内涵及文化背景。
<
1
2
3
...
11
12
13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