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艺术美感
作者: 唐喜哎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女主人公   红楼梦   冲击波   读者   女性形象   曹雪芹   林黛玉   大观园   形体美  
描述: 天下名山均以拥有姿态各异、气象万千的峰峦形成的风景美令游客流连忘返,《红楼梦》则是拥有如此众多风姿曼妙、神态各异的女性美的魅力,冲击、摇撼着读者的心扉。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处如姣花照
论中英俄小说中三位反抗的女性:尤三姐、伊迪丝和娜斯塔霞
作者: 薛斐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庚辰本   狄更斯   尤三姐   柳湘莲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尤二姐   《白痴》   曹雪芹   女性形象   《石头记》  
描述: 各种版本的异同,我们要分析的是曹雪芹原著中的尤三姐,而不是经高鹗重塑的尤三姐。现在通行的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底本是程乙本,即乾隆壬子(1792)出版的活字本。高鹗不仅续作了后四十回,还对曹芹原著前八十回也作了重要的改动。
张爱玲与《红楼梦》
作者: 赵莎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奇》   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   《红楼梦》   悲剧意识   《倾城之恋》   《金锁记》   悲剧命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描述: 了,大小文章、沉痛哀婉,叠成了缅怀与送行的长阵。其中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是:现代曹雪芹,隐身红楼梦。 的确,这位二十岁即名噪上海,以卓异的才华独步于现当代文坛的女作家,在其思想与创作方面,都和《红楼梦》有着
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朱伟明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原则   薛宝钗   《红楼梦》   人的存在方式   伦理人格   种生命   林黛玉   曹雪芹   生存方式   自主人格  
描述: 在中国小说史上,曹雪芹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红楼梦》本身即是一首优美悲哀的诗。它不仅记载着我们民族历史生活的风貌,更是人类心灵情感的艺术结晶。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红楼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
东方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颗明珠:论紫姬与薛宝钗
作者: 顾鸣塘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史湘云   薛宝钗   紫式部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曹雪芹   女性形象   林黛玉   紫姬  
描述: 东方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颗明珠——论紫姬与薛宝钗顾鸣塘(一)十一世纪初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和十八世纪中国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分别被誉为日本和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两部巨著无论在思想艺术方面还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红楼梦》《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和爱的文化观比较
作者: 张闳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观   三国演义   薛宝钗   托尔斯泰   贾宝玉   女性形象   曹雪芹   大观园   战争  
描述: 一中国的古典小说中写到女性是不大常有的。《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女性,《水浒传》虽有几个,也不过“大虫”、“夜叉”之属。而那些较多地写到女性的作品,则大抵在禁书之列,比如《金瓶梅》、《西厢记》等。这些作品虽以女性为主角,但并不把女人当人写,她们不过是男性泄欲的工具,或好一些,成为男性的附庸,读书人遣兴的玩物而已。《红楼梦》在其开篇处写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于家庭闺阁中一饮一
探春的“开源”“节流”观
作者: 卢孟夏   来源: 中国金融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红楼梦》   理财思想   开源   女性形象   曹雪芹   探春   节流  
描述: "才自精明志自高"是曹雪芹对笔下人物探春的高度概括和评价。而探春,这一《红楼梦》中志存高远、善于理财的女性形象,也得到了很多读者
薄如蝉翼 婀娜十二钗
作者: 中原   来源: 数字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辨率   播放器   手机   红楼梦   金钗   摩托罗拉   摄像头   参考价格   女性形象   曹雪芹  
描述: 一曲流传千古的《红楼梦》,唱出几多入世的悲欢哀怨,曹雪芹用他细腻、真挚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十二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娇艳动人,她们才华横溢,她们是世俗浊流中一股清新的风。经历了岁月长河的洗礼
女性的艺术魅力
作者: 张侠生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女作家   庄子   诗经   诗学传统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曹雪芹   审美理想  
描述: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见爱美是人的天性,而且人类对美的追求源远流长,爱美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将成为永恒的主题。《庄子·天下篇》云:"判天下之美"。"判美"亦即审美,审美乃是艺术的根本属性。而女性美又是与艺术结缘的,女性既是美的化身,又是艺术的化身。我国自古即有"美人芳草"的诗学传统,历代歌颂女性美的诗文多不胜数。如《诗经》中的美女是"窈窕淑女"、"静
试论《红楼梦》中妙玉形象的红悲剧意味
作者: 朱东华   杨燕   来源: 红楼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妙玉形象   《红楼梦》   命运   悲剧意味   悲剧女性   李希凡   曹雪芹   外人   相对  
描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不同的悲剧女性形象。其中妙玉的命运可以说是“悲剧中的悲剧”。但相对来说,人们对妙玉的研究比较少。在1995年以前,有关妙玉的专题论文不多,其中张锦池的《妙玉论》是最有
< 1 2 3 4 5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