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年轻女性如何在科研中起步
作者: 牟庆璇   李麟辉   来源: 科技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科学家   年轻人   领导者   发展中国家   科研   女性  
描述: 当人们在小时候被问到梦想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希望成为科学家”。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能够在科学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然而,性别歧视,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科研领域一直存在的问题,从博士转变成课题领导者,对女性研究者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
大众媒体女性形象的塑造:以《锵锵三人行》为例
作者: 李可贝   万龙华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欲望化   三人行   性别歧视   歧视现象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塑造   新闻受众   传播主体   三重  
描述: 当前,女性在大众媒体传播中存在着明显的被歧视现象。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鲍海波教授在《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一书中总结出女性在大众媒体传播中的三重缺席:1.新闻传播主体的缺席,即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电视广告的女性形象
作者: 丁小斌   樊改霞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板形象   角色形象   性别歧视   电视广告   传统型   男女平等   性吸引   装饰性   女性形象   女性身体  
描述: 的,10%的女性是“装饰性”形象;c.广告中的女性身体外表属“性吸引”的占42.4%,属“非性吸引”的占57.6%,d.性别歧视水平在女性形象-广告产品的关系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e.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与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身体外表有关。另外,独立女性的形象在广告中有一定程度的展现。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质   城市电视台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表现   中国   研究报告   定型   人格   角度分析  
描述: 本研究报告以全国 1 0个城市电视台的 1 1 97个广告为样本 ,从社会性别观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 :约 1 /3的电视广告有性别歧视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角色定型和以女性作招徕。这类性别歧视广告的实质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浅析几部国产影片的女性形象缺失
作者: 胡杨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   身份与地位   电影新作   性别歧视   女权主义   媒介文化   侮辱   影片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政治、媒介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全面批判的时候,在最近的几部国产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女性的命运仍旧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是当代中国女性社会身份与地位处境尚没有完全得到确认和肯定的折射),个别女性形象仍旧是
对媒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
作者: 陆敏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功能   性别歧视   刻板印象   女性角色   广告创作   媒介广告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父权意识   男权至上  
描述: 由于文化与媒介深深交联.故媒介通过符号体系表意时.能够而且必然执行着意识形态功能:将种种文化观念予以自然表达,使这些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获得强化。所以,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传递着价值观念。媒介广告也不例外。当人们日益慨叹广告之强大渗透力时,大概已深切体会到现代广告具备的另一功能——除“推销商品”的表层功能之外的深层功能:“创造意义结构”(英国学者威廉姆斯语)。五光十色的广告词及影像渗透进每一个公共和私人空间.它们在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又将其“建构的意义”传播出去。通过使受众理解“意义”,广告执行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女性美   男性角色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两性角色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性别平等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中国的商品广告在销声匿迹10余年之后重又出现,并迅速发展。从1983年到1993年10余年间,全国广告营业额从2.34亿元增加到134亿元,人均广告费从0.23元增加到11.3元。而电视广告又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电视广告的营业额1993年已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22.0%。 至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于是,《中国妇女报》
电视中女性形象异化及纠正
作者: 陆敏   韩玲   来源: 新闻前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内容   政治参与   家庭角色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异化   电视   市场化经营  
描述: 美国传播学女研究者盖尔·塔奇曼在《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中,针对媒介内容中的性别歧视,提出了"贬抑"(annihilation)的概念,认为女性在媒介报道中受到贬低、歪曲或根本不被呈现
现代花瓶与贤妻良母 当代中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综述
作者: 丁怡   来源: 广告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大众传媒   男权意识   贤妻良母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集体无意识  
描述: 现代花瓶和贤妻良母是当今电视广告塑造的两类形象。传媒对女性的歧视和扭曲透露出强势的男权意识,其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扫描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影响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妇女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男性  
描述: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理应树立性别意识,为提高公众的性别觉悟,为提高妇女地位、推进男女平等做出更大贡献。当前,电视广告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对社会的思想文化影响不可低估。所以,拍摄电视广告时,尤其应注意尊重
< 1 2 3 ... 8 9 10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