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显性与隐性的女性身体欲望化呈示
作者: 张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化   权力   男性叙事   女性身体  
描述: 本文针对电影《白鹿原》《一九四二》中存在的女性身体欲望显性与隐性的呈示现象,运用性别分析理论剖析两部电影典型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女性形象处于被"看"的客体地位。男性叙事视点的性别立场与权力控制是抽空女性形象内涵,强化欲望化消费对象的关键。从性别视点的立场出发,审视、批判电影中充斥的男权意识形态,警醒性别集体无意识显得非常必要,以期最终达到构建两性和谐生态文化之目的。
何顿小说论
作者: 陈柳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何顿   欲望化   革命历史   女性  
描述: 从题材上看,何顿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两个,都市欲望主题及革命历史主题。从欲望化图景、欲望化表达方式二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何顿的都市欲望小说的欲望化图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钱的疯狂崇拜、性欲的极度膨胀及对理想的质疑。何顿都市小说通过塑造物化的人物形象(唯利的底层市民和世俗化的知识分子)以及底层感官化的叙事方式(方言写作及现场感叙事策略)来达到欲望叙事的目的。在何顿的都市欲望小说中,《黑道》是欲望的延续及何顿都市欲望小说的集大成者。《黑道》曾被冠以中国版“教父”之名称。《黑道》与《教父》虽然同以黑帮题材为小
近20年官场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刍议
作者: 范娉婷   闫思行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欲望化   传统型   杂糅型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官场小说开始崭露头角,创作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渐渐成为文学研究领域关注的对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官场小说中观察人性的重要窗口,常以传统型、欲望化或杂糅型等类型化、脸谱化的方式出现。
论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的新意识
作者: 范慧玲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化   黑夜   个人化   逃离   新意识  
描述: 伴随着女性文学在话语体系中由被叙述者向叙述主体的转变,女性文学开始了对话方式的全面控制和独立操作.这种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实现女性性别意识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一种与长久把持话语中心的政治性、功利性话语有迥然不同的言说姿态,它不再是对传统写作语言和写作规范的简单摹仿或重复.而是一种具有剐样风格的女性语言的飞翔.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呈现出一套成熟而又各具特色的叙述方式.
都市·女性:世纪之交都市文化语境下欲望化的女性文学
作者: 艾尤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欲望化   女性欲望   都市   女性文学  
描述: 文章以世纪之交的都市文化语境为背景,以女性欲望为切入点,通过对女性欲望历史浮现过程的细致梳理,对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女性欲望三者关系的解析,探讨女性欲望的内涵,叙述其在90年代女性文学一些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揭示女性欲望写作之于女性话语权建构的现实意义。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转型,以男性权利话语为中心的传统价值和文化秩序因受到冲击而出现文化“裂痕”,中国文学在此断裂处从结构的中心滑向了边缘。都市文化语境下,90年代的女性文学终于浮出了历史的地表,获得飞升之机会,挣脱“宏大叙事”的束缚,开始去触摸过去从未接近的
欲望化 青春化 娱乐化——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文学的三种情态
作者: 周娜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态   欲望化   全球化   当代文学   青春化   娱乐化  
描述: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纵观当代文坛,可谓流派纷呈,热点频涌二文学紧随世界潮流而侵忽变迁,“美女文学”、“身体写作”、“青春文学”、“娱乐文学”以眩人眼目的欲望化、青春化、娱乐化的另类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本文扫描文学热点,勾勒文学情态,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文化景观的审视,引发我们对当代文学发展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全球化当代文学情态欲望化青春化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伴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并在商业化、市场化的裹挟之下,以眩人眼目
大众媒体女性形象的塑造:以《锵锵三人行》为例
作者: 李可贝   万龙华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欲望化   三人行   性别歧视   歧视现象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塑造   新闻受众   传播主体   三重  
描述: 当前,女性在大众媒体传播中存在着明显的被歧视现象。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鲍海波教授在《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一书中总结出女性在大众媒体传播中的三重缺席:1.新闻传播主体的缺席,即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当下“官场小说”的女性叙事
作者: 赵佃强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腐小说   男性作家   官场小说   欲望化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叙事   男性文本   女性写作   近二十年  
描述: 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坛涌现出了诸如张平《抉择》、陆天明《大雪无痕》、王跃文《国画》、李佩甫《羊的门》、毕四海《财富与人性》、阎真《沧浪之水》、刘醒龙《痛失》等一大批被命名为“官场小说”或“反腐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这些小说的作者全部都是男性,由此构成了一种“男性文本”; 另一方面在这些小说中女性既作为人物实体被书写,更作为欲望化的文学符号被想象和利用,由此构成了一种“女性叙事”。伊莱恩·肖尔瓦特将“女性主义批评”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涉及作为读者的女性,研究的对象是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