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刘庆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任东升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细节描写   生活琐事   刘庆邦   十年   红围巾   心理描写   小姐姐   鲁迅文学奖   当代作家   短篇小说创作  
描述: 河南当代作家刘庆邦自1978年以来一直坚持创作,几十年来为文坛奉献了诸多优秀作品,特别是在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成绩斐然。刘庆邦凭借其优秀的作品获奖无数,例如短篇小说《鞋》获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老舍文学奖,其作品更是被译为多国文字走向世界,有评论家称他为"中国的契诃夫"。刘庆邦在创作中拒绝城市的浮华,坚持将笔
韩国作家朴婉绪小说中女性形象特点研究
作者: 夏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韩国文学   广大人民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心理描写   女性问题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朴婉绪是韩国文坛引人注目的女性作家,1970年,在《女性东亚》杂志向社会征集女性小说时,她以长篇小说《裸木》脱颖而出,从此步入文坛并成为韩国文学界成绩斐然的作家。朴婉绪在作品中刻画真实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同时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绘来展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也被称为风俗作家、世态作家,并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而著称。朴婉绪的小说执著于现实,把握住时代跳动的脉搏,触及到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描绘了广大人民的普通生
一个女人的爱情独白——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晓坤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妩媚动人   茨威格   艳遇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最后时刻   白玫瑰   心理描写   内心独白   我爱你  
描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小说采用了德语中篇小说的框形结构,第一部分讲述了作家在他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因为好奇开始读这封信;中间是信的主要内容和小说的中心部分,也是这位女子的长篇内心独白;最后一部分是作家读完信的感受。这封信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痴情,写下
刍议《驯悍记》中的莎士比亚对凯瑟琳娜内心的描写
作者: 孙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男主人公   反叛者   文学作品   女权主义   男权思想   心理描写   驯悍记   女权意识   男权主义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潮流对文学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少作家都把目标投向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形象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驯悍记》并不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但它的问世代表着莎士比亚的
女性视角下斯蒂芬·茨威格小说思维模式的深层解读——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森林上空的那颗星》为例
作者: 刘潇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模式   情感要求   男性话语   女性视角   著名小说家   茨威格   心理描写   深层解读   同类题材   斯蒂  
描述: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以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许多闻名于世、为大家所喜爱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对茨威格的两部同类题材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森林上空的那颗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他的创作其实暗含了男性至上的思维模式和话语模式。一、对作家和作品的梳理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茨威格受弗洛伊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玛可辛不断重复的梦境解读
作者: 段永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女性作家   精神描写   精神世界   风格迥异   心理描写   作品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超现实主义  
描述: 的写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小说主题得到升华,主题从身体描写转向精神描写,从自由性爱转向和谐的家庭生活,更注重女性精神层面和心理描写,并引入魔幻主义元素,实现了作者从"现实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现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转变"[1]。在最后一个
诗意的心灵遥望与倾诉: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创作技巧
作者: 杨理沛   来源: 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信   女主人公   作家   茨威格   书信体   心理描写   中篇小说   内心世界   女性形象   心灵  
描述: 茨威格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著名作家,他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因此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微观世界中的现实主义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生动入微地体
论苏童小说丰盈巧妙的叙事方式
作者: 黄志刚   黄瓅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童   先锋性   创作主题   妇女生活   心理描写   读者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意象  
描述: 先锋派文学的核心本质在于创作主体的先锋性,只有创作主题的内心思想和审美理念具有超前性、开创性、独异性,才能确保具体创作的先锋性,否则所谓的
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
作者: 张树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人生命运   个性魅力   《项链》   外国文学史   作品主题   高校   心理描写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
夺人心魄的艺术群像——试谈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塑造
作者: 曹薇   来源: 天中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现实主义作家   十九世纪   丽莎   思想意义   罗亭   心理描写   欧洲文学史   生活本质   巴扎洛夫  
描述: 十九世纪的俄国,出现了一大批极负盛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些现实主义大师们密切地关注着俄国妇女的命运,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颇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但在欧洲文学史上,难再找到一位作家象屠格涅夫那样创造了如此众多而感人的女性形象。杜勃罗留波夫曾盛赞屠格涅夫是“纯洁的、理想的性之爱的歌唱家”,他的笔锋所至,可以“深刻地透进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