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心理描写】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
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探微
-
作者:
谢慧明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描写
柳永词
女性形象
代言体
-
描述:
柳永词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塑造非常独特。本文从柳永词中塑造的全新女性形象、纯粹的女性心理描写以及代言体的运用三方面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以此来展现柳永独特的女性形象描写以及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
压抑中迸发的激情,偶然中遭遇的命运:论茨威格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付馨慧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情
心理描写
无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茨威格几部主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的应用,探讨茨威格笔下的独特的女性形象。
-
玉抑中进发的激情,偶然中遭遇的命运:论茨威格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付罄慧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情
心理描写
无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茨威格几部主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的应用,探讨茨威格笔下的独特的女性形象。
-
追求"和鸣偕老":浅谈柳永词市井妇女的心理描写
-
作者:
王淑丽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永
心理描写
词
女性
-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永的一生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歌妓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最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词的内容集中表现了女性生活、情感,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词人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刻画女性形象,如外貌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尤其是市井女性的心理描写,全方位地把女性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恨、遭弃之怨等种种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女性提供了窗口.
-
追求“和鸣偕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永
心理描写
词
女性
-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永的一生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歌妓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最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词的内容集中表现了女性生活、情感,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词人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刻画女性形象,如外貌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尤其是市井女性的心理描写,全方位地把女性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恨、遭弃之怨等种种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女性提供了窗口。
-
探索人性的“原始森林”:论欧阳子小说人物心理描写
-
作者:
张洪静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子
人性潜意识探索
心理描写
-
描述:
欧阳子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描绘出人性"原始森林"的画面。作者从婚姻恋爱角度入手,探索人物潜藏在心灵深处的隐秘,挖掘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在爱情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缺陷",突出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这也是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
-
浅析《错误》语言特色
-
作者:
王文玥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形象
文本细读
郑愁予
叙事象征
心理描写
《错误》
-
描述:
《错误》这首诗是台湾作家郑愁予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主要写了男女久别的愁苦,男子骑着马周游四方,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在家等待,但其实都是个错误.从写作手法和方式来说,古典意象和意境的化用,细密的铺垫以及叙事画面和象征性合用使诗的画面感更加丰富.不但可以看做是爱情诗,还可以被看做是乡愁.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整首诗都有一种"被压着的女性声音"写作对象虽然是女性,叙事的视角却依然还是男性.《错误》中对女性形象的审美转化是值得反思的意识形态基础.
-
茹志鹃、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吴苏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心理描写
叙述方式
茹志鹃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茹志鹃、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比较
-
浅谈《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
-
作者:
周珍
来源:
读写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夸张
爱情
心理描写
真挚自然
女性形象
比兴
-
描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首,《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收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160篇。国风中的爱情诗,尽管历来备受争议,却始终是诗经里最引人瞩目的部分,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作为遗留了两千多年的一部巨著,《诗经》里的爱情诗深深吸引和打动着千百年来喜爱它的读者。本文从写作艺术的角度谈谈《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
-
大半就为着这阿随:《伤逝》主题意象解读
-
作者:
陈开玖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心理描写
抒情小说
女性形象
意象
-
描述: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抒情小说,作于1925年10月17日,正是与许广平热恋之际。鲁迅用做诗的方法来写小说,用意象来传递思想,建构起小说的召唤结构。小说意象简洁而凝练,显示了木刻般有力之荚。《伤逝》中会馆窗外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恰如马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