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拉斯·冯·提尔电影中的悲剧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姜丹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享誉国际
女性悲剧
形象研究
提尔
《霸王别姬》
拉斯
超越的
格蕾丝
尔玛
反基督者
-
描述:
拉斯·冯·提尔是一位享誉国际的丹麦大师级导演,他的电影之所以特立独行、深入人心,与其中一个个鲜明的悲剧女性形象密不可分。本文将从悲剧女性形象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诸悲剧女性形象有什么深层的现实及文化意义这三个方面对提尔电影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展开研究。自从1980年创作首部作品以来,拉斯·冯·提尔迄今为止共创作了19部作品。其中,提尔创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特立独行而又命运悲剧的女性形象,以
-
爱欲与压抑——荷兰小画派家庭题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产品
少女形象
荷兰人
形象研究
作品数量
职业画家
艺术形式
画中
维米尔
爱欲
-
描述:
17世纪,每个荷兰人都被裹挟在与世界的碰撞里。这一百年间,独立战争锻造出联省共和、全球贸易取代了自然经济、金融资本改写了阶层划分、市场规则引发了信仰改革。在如此激荡的社会浪潮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产品却是以描绘琐细的日常生活而著称的风俗画,其中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数量尤多。被后人统称为荷兰小画派的职业画家们将空前的热情投注到安于室内、忙于家务的普通女性身上。对此,西蒙·沙马(Simon Schama)在其著作《财富的尴尬》中提出,17世纪荷兰的艺术形式是由“家庭和外界之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酒店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吴小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形象
胡姬
学术研究
形象研究
羽林郎
西方女性主义
个别性
女艺人
《世说新语》
古代文学作品
-
描述: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女性在我国两性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文学作品中涉及女性的内容也不被重视。直到近代,西方女性主义开始在我国萌芽和发展,并影响到了我国的学术研究,我国学者开始重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其研究的对象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和各个职业的女性形象,如宫女、歌女、女艺人等,但对于酒店女性形象的研究却仍然十分缺乏。实际上,酒店女性形象并不是一个个别性的现象,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酒店女性形象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
郑晓龙剧中女性形象研究——以《后宫甄嬛传》《红高粱》为例
-
作者:
李岩
来源:
知识文库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中国电视剧
余占鳌
最佳导演奖
百强
上海电视节
形象研究
白玉兰奖
华鼎
郑晓龙
-
描述:
郑晓龙,1952年11月30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出品人。是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2011年凭借宫廷剧《甄嬛传》获得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2015年8月凭借执导
-
哈萨克民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薛伟
金顺爱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萨克族
神话传说
民歌
人类社会
历史
形象研究
原始社会
女性
-
描述: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男性与女性共同书写的历史,哈萨克族女性作为哈萨克族社会的半边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原始社会关于哈萨克族族源和族名“白天鹅”的神话传说,原始萨满宗教活动中承担作为人神之间“使者”、为人们治病等重要角色女萨满等等,女性在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人生礼仪中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游牧生活的印迹深烙于哈萨克文化的方方面面。哈萨克谚语:
-
子弟书中满族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美雨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男性作家
新妇谱
文学作品
民族精神
女性观
审美意识
形象研究
双蛾
感情生活
-
描述:
子弟书是起源于乾隆时期,流行于清末民初的一种说唱文学。其对满族女性的描写,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满族女性提供了比较翔实的资料。文学作品是作者民族精神及其审美意识的外化,研究子弟书中的满族女性,除了对当时满族女性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之外,还可以窥见当时满族男性的女性审美观。在子弟书作者眼里,理想的满族女性应该是豪爽多于柔弱:"燕地佳人性子多,一团冷秀隐双蛾
-
获奖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戴丽娜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现代社会
影视广告
女性意识
形象研究
文化影响力
女性形象塑造
广告作品
-
描述:
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至今,国内学者发表了百余篇关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研究的论文。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沂蒙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季夫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窦娥冤
魏晋时期
形象研究
沂蒙
社会风气
妇德
女性形象
古代文学作品
太后
-
描述:
男女两性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在两性共铸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女性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同男性一起支撑着作为国家细胞的家庭。但自中国古代及至近代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由于封建男权制的偏见,对于女性的研究资料很少,而对于"沂蒙女性"的记载更是寥若晨星。但由于女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人们还是自觉不自觉地留下了一些可供研究的资料,其中有限的事实仍掩盖不住沂蒙女性的光辉。本文以众多女性形象中的沂蒙女
-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苏伦高娃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观态度
母亲形象
芥川龙之介
日本文学史
少女形象
少男少女
社会丑恶现象
形象研究
杜子春
思想倾向
-
描述:
芥川龙之介(1892—1927)生活于日本大正时期,他是一位专力创作短篇小说的作家,在芥川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共有150篇短篇小说作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的鬼才作家,他的文风吊诡、有一股乖戾之气,字里行间体现着一种阴郁沉闷,流露出对任何人都抱着不信任的思想倾向,对人性持悲观态度,较多对人性和社会丑恶现象辛辣尖锐地讽刺,显示出一
-
土改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苏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改
妇女解放运动
形象研究
社会革命
文学叙事
乡村妇女
经济关系
女性
-
描述:
土地改革不仅仅是改变乡村经济关系的运动,更是一场波及广泛的社会革命。革命对某些群体来说,尤其对中国妇女来说,意味着解放。土改运动推动了近代以来未完成的妇女解放运动向前发展,代表中国妇女大多数的乡村妇女终于获得了与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本文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土改的文学叙事对于妇女解放的展现与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