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论陈子君绘画艺术女性形象的审美趣味
-
作者:
梁冰
谭永石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西方油画
女艺术家
思想意识
西方女权运动
审美趣味
表现主义
画中
都市女性
审美倾向
-
描述:
,还是在东方的传统绘画中,女性形象都作为"被观赏"的艺术品,女性没有话语权,没有地位。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西方的女性开始投身到艺术领域,西方女权运动影响到中国后,中国的女艺术家也开始在思想意识上
-
英国画家米莱斯笔下女性形象的忧郁美
-
作者:
杨戈斌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米莱斯
西方艺术家
精神情感
文艺复兴时代
西方女性
丁托莱托
个人意识
画中
文化蕴涵
-
描述:
忧郁女性形象作为西方女性绘画形象的一种类型和体现,自始至终与西方艺术家们的自身命运、精神情感密切相关。在从古到今的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女性忧郁绘画形象更是一个反思人生、反思社会的符号代码,她不仅成为艺术家表现个人意识、情感的载体,而且还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思想观念及文化蕴涵。因此,在这种过
-
爱欲与压抑——荷兰小画派家庭题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产品
少女形象
荷兰人
形象研究
作品数量
职业画家
艺术形式
画中
维米尔
爱欲
-
描述:
17世纪,每个荷兰人都被裹挟在与世界的碰撞里。这一百年间,独立战争锻造出联省共和、全球贸易取代了自然经济、金融资本改写了阶层划分、市场规则引发了信仰改革。在如此激荡的社会浪潮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产品却是以描绘琐细的日常生活而著称的风俗画,其中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数量尤多。被后人统称为荷兰小画派的职业画家们将空前的热情投注到安于室内、忙于家务的普通女性身上。对此,西蒙·沙马(Simon Schama)在其著作《财富的尴尬》中提出,17世纪荷兰的艺术形式是由“家庭和外界之
-
浅谈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谢冬平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指向
女性符号
绘画过程
艺术作品
艺术才华
女性特征
画中
美术作品
审美标准
仕女画
-
描述:
女性形象是社会文明图像中无法割裂的客观存在,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客体。处于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对于女性形象特有的审美标准。作为人类审视对象的一半形象,女性形象以其纯粹而又复杂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光从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而论,女性形象在其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西油画的发展中,女性形象始终贯穿其中,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态吸引着众多画家进行描绘。女性形象是
-
15世纪西方绘画中腹部隆起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子
李建群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时代审美
中腹部
阿尔诺
画中
中世纪晚期
三章
哥特式艺术
-
描述:
《阿尔诺菲尼的订婚式》是1 5世纪西方艺术中,最著名也是图像含义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画中女子隆起的腹部一直是学术界尝试解析、争论的焦点。本文试从其产生的时代、地域、委托人家族血脉关系而导致的审美
-
论宋代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清丽之美
-
作者:
许静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图
画骨
中国传统文化
女孝经图
一幅画
绘画题材
梅兰竹菊
刘宗古
画中
宋代绘画
-
描述:
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时代,在用人唯文的治国方针下,在教育的普及、文化传播便利的条件下,宋代文化类物事迅速发展。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唐宋时期转型的完成,中国传统文化
-
照相馆里的记忆:论相片技法对月份牌女性形象的影响
-
作者:
张婷婷
来源:
美与时代(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慕桥
世界化
民期
守望者
双美图
杭稚英
九美图
郑曼陀
视觉表现
画中
-
描述:
"月份牌"是上海城市化、世界化进程的历史守望者,在那里,它或许是乱世浮生中的一道幻影,或许是十里洋场的一抹孤虹。它时而明丽地展现媚艳的气质,时而又高雅地演艺古典的风情。清新、高贵、娴静、时尚……无数美好的词汇都给了"月份牌"大师笔下的女性,使"月份牌"中女性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在我看来,那些曾经美丽的女子就像是照相馆中拍下来的记忆,用一种刻意的姿态去证明上海滩女性的独立,去显示她们张扬的自信。
-
简析中国历代绘画中的女性美
-
作者:
朱向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艺术舞台
牡丹仕女图
秀骨清像
捣练图
阿旃陀石窟
捣衣
绢本设色
画中
张萱
-
描述:
女性的形象温柔而飘逸,在古今的艺术舞台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历代绘画中女性形象作为一个载体,从侧面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领域的现状。本文通过《飞天》《捣练图》《捣衣图》《牡丹仕女图》《携琴仕女图》等几幅画对女性美作一个简要的分析。莎士比亚说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
-
感受米勒作品中的劳动美
-
作者:
杨文静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西方绘画
最底层
生活现状
绘画题材
十九世纪
劳动美
王侯将相
画中
拾穗者
-
描述:
西方绘画中最为热衷表现的对象之一,在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农村女性形象进行展现的作品却是屈指可数。十九世纪的法国画坛,产生了一位敢于突破当时主流绘画题材的伟大画家——米勒。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主要绘画方式,被认为是高贵的,而
-
丑的历险:魏东1993-2015
-
作者:
朱朱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墨
女人体
布罗赫
历史时期
窥淫癖
毛泽东时代
纸本
画中
个人风格
魏东
-
描述:
这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里,尽管他宣告"欲望是我画中的原动力",并且一直迷恋于女人体的颓靡描绘,但又倾向于使"裸体的玛哈"成为"着衣的玛哈",这附着的衣装就是社会学意义的符码,层层堆砌在画面,直到晚近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