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一个穿透墙纸的声音──评夏洛蒂·珀·吉尔曼和她的《黄色糊墙纸》
作者: 陈姝波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糊墙   父权制社会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夏洛蒂   父权制文化   知识女性   父权制婚姻家庭   短篇小说   女同胞  
描述: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先驱兼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短篇杰作.作者在该文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维妙维肖地讲述一位敏感、有事业心的知识女性在父权制婚姻家庭里长期受压抑、遭排斥,逐步被逼上精神崩溃边缘的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本文旨在介绍这位易被忽视的女权主义作家,挖掘她这篇杰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荷兰的女权杂志
作者: 郭宏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同性恋   大众传播媒介   荷兰   女权主义观点   妇女研究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70年代女权运动再起,但大众传播媒介为男性所主宰,许多女权观点不为人所理解,因此建立女权主义者自己的传播媒介势在必行。近20年来,荷兰女权主义者已取得很大的进展:70年代在8个城市相继建起了妇女书店;众多的妇女学术研讨会也组织起来了;女权主义出版社以及女权电影发行商也诞生了。
批判与扬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怎样在中国确立的
作者: 宋兆静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问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妇女参政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者   非马克思主义   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五四时期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从传播到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过程。当时,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立的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压制女性的封建礼教的妇女观;二是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三是无政府主义的妇女解放观。以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其他进步人士所承担的首要使命,就是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批判与扬弃。
美国妇女:继续前进还是向后转?
作者: 陈一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胎权   继续前进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向后转   妇女权益   妇女权利   女性   里根  
描述: 1991年,美国《华尔街杂志》的记者,帕里泽尔文学奖的得主、也是多家刊物撰稿人苏珊·法拉第的《阻击》(Backlash)一书在纽约出版,立即引起了妇女界的轰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妇女与性别研究所所长D·L·罗德称:“这本书以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鞭辟入里地剖析了横在妇女解放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克朗出版公司为该书写的评介称:“这本书令人震惊地揭示出过去十年间妇女在美国生活与文化中处于何等飘浮不定地境地。作者证实说,在许多方面仍是‘第二性’的美国妇女,正在被无形的鞭子逼迫着后退。一
“第二性”50岁了
作者: 马振骋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级制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波伏瓦   散文集   阶级分化   同性恋者   男人   第二性   女性  
描述: 1949年6月,波伏瓦发表《第二性》。很少人知道书名的确切含义。根据波伏瓦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的散文集将取名为《第二性》,法语这样叫还不错,因为有人把同性恋者称为第二性’,没有明说女人排行第二,也不是简单地跟男人平起平坐,因为等级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第二性》是一部谈女人的书,从上古谈到今天。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但是不能说本来就有了男性和女性,这是社会演变和阶级分化而形成的。男人带着他的男性天生就是力、阳刚与权力的体现,而女人带着她的女性只能是情、温柔与服从的象征,这都是天经地义的,几千年来,都是这
初识女权主义者
作者: 王琪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大哥大   阿根廷人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   文化背景   非政府组织   妇女组织  
描述: 1994年9月中旬,我有机会去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市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区域性会议——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非政府组织论坛.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而且一下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一个与自己所习惯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地方,我的心里不觉有些忐忑,可朋友们得知后都祝贺我:“你太值了,一下飞那么远,你到阿根廷保准能一下子找到出国的感觉.”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
作者: 赵绿园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思想渊源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者   精神存在   知识分子   妇女观   经济价值   自然存在   短篇小说  
描述: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赵绿园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嘉莉·查普曼·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在她那个时代,吉尔曼是美国妇女运动中站在前列、叱咤风云的知识分子,她经常...
女权主义理论的危机
作者: E.凯勒   欧渤芊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分类   危机   女权主义理论   社会秩序   女权主义者   社会现象   文化特征   传统文化   女权主义运动   理性  
描述: 世上是否曾有过真正崭新的观念?对于前人未曾思考过的事物,我们是否真的有可能去思考,或是将它用文字记载下来?或者,对于那些已不止一位前人,不止一次地思考过,甚至已诉诸文字的事物,我们是否真的仍有可能再去思考,再将其付诸文字呢?人们必定都曾对此感到过疑惑。然而这些疑虑终有消失的一刻,那时,我们则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新生事物破土而出的见证人。十多年前,我们曾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开始。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妇女运动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堪称卓越的观点,显然这个新观
唯物主义女权主义批评引论
作者: 朱迪思·牛顿   德博拉·罗森菲尔特   刘艳秋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关系   意识形态   劳森   语言范畴   女权主义者   唯物主义   引论   批评家   女权主义批评   社会构成  
描述: 里连·罗宾逊曾经说过:作为女权主义批评家,我们能够反身自问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那又怎么样?”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所共有的观点,即: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本文以“那又怎么样”这个问题开篇.也是为了承担提出其它问题的任务——例如,文学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而,文学批评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大多数女权主义批评家仍然围绕着妇女运动的一个中心观点从事研究——即:性别是由社会构成的,而且它的构成加强了不平
法国女权主义理论概述
作者: 陶丽·莫依   林建法   赵拓   李黎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秩序   妇女解放   法国   女权主义研究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   波伏瓦   激进主义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我们时代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女权主义理论家。然而,1949年当她出版《第二性》之际,她曾深信单单社会主义到来就会使女人不再受压迫;因此她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而不是女权主义者。今天,她的立场似乎有所改变。1972年,她加入WLF(妇女解放运动组织)并首次公开宣布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她通过指出妇女运动中出现的新激进主义,解释了自己推迟认可女权主义的原因:“在妇女解放运动组织1970年建立之前,在法国存在的妇女团体总的来说都是改良主义和墨守陈规的。
< 1 2 3 ... 9 10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