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研究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图...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
Open Menu
特色研究
返回上一级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返回上一级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研究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返回上一级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返回上一级
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首页>
根据【关键词:
父权制婚姻家庭
】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3)
按栏目分组
特色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1
(1)
2002
(1)
1995
(1)
按来源分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江西社会科学
(1)
语文学刊
(1)
关键词
《简·爱》中的疯女人社会及心理溯源
作者:
吕瑛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疯女人
女性文学
父权制婚姻家庭
描述:
《简·爱》中的世俗力量以及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伯莎·梅森自身的心理因素将这个阁楼上的女性逼成所谓的疯女人。
中西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之比较
作者:
宋致新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疯女人
中西女性文学
父权制婚姻家庭
矛盾价值观
描述:
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和中国清代女作家丘心如的弹词《笔生花》,都不约而同地塑造出遭到父权制家庭残酷镇压的“疯女人”形象———伯莎与沃良规。在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上,“疯女人”们与独立女性同处于一个婚姻家庭,兼具“情敌”与“同谋”的双重作用。这种矛盾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表现出十九世纪女作家们在传统内打破传统的“诡辩法”:她们一方面依然摹仿着男权中心话语丑化“疯女人”,另一方面暗中借助“疯女人”表达对父权制婚姻家庭的批判与反抗。
一个穿透墙纸的声音──评夏洛蒂·珀·吉尔曼和她的《黄色糊墙纸》
作者:
陈姝波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糊墙
父权制社会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夏洛蒂
父权制文化
知识女性
父权制婚姻家庭
短篇小说
女同胞
描述: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先驱兼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短篇杰作.作者在该文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维妙维肖地讲述一位敏感、有事业心的知识女性在父权制婚姻家庭里长期受压抑、遭排斥,逐步被逼上精神崩溃边缘的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本文旨在介绍这位易被忽视的女权主义作家,挖掘她这篇杰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
1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