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女性百年自画像
作者: 董慧萍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表达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   自画像   女性自我   美术创作   自我形象   女性形象   美术馆   中国女性  
描述: 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联合主办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北京展出。该展以"自我画像"为核心,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展示。所谓"自我画像",狭义指画家以自我为摹写对象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
作者: 高毅清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情感体验   女性艺术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自述性   创作观念   绘画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高毅清女性绘画在我国的美术发展中具有艺术语言不断成熟,艺术思维走向深化,艺术观念丰富多元的创作特征。任何地区的美术创作,女性画家都是一支由弱到强、不可忽视且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力量。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柔韧和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对生活的细...
彭锋 墙外开花,墙内纷争?
作者: 郝科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经济合作   女性艺术家   798艺术区   展览方式   当代艺术   视觉表现   开花   社会视角  
描述: 2012年2月18日女性艺术家王淑平的“当代艺术巡回展.北京站”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以“G20峰会”这一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模式作为药引,希望用油画,影像和行为表演相结合的展览方式.来表达一种女性化的社会视角。但对于单一女性形象的反复强调和庸常的视觉表现形式.
对女性图像的解读与比较: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与琳达·诺克林的《女性、艺术与权力》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不平等   权力   观察者   女性意象   苏珊娜   社会学   图像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艺术与政冶、女性、资本、财富等内容。他的观点在西方影响强烈,其中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的性别关系,是伯格对美术经典的一个革命性阐释。另一本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女性、艺术与权力》是女性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自1971年来的20年的论文集,本书是性别与艺术研究的开路先锋,通过对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视
自我画像:解读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一个角度: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
作者: 朱青生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综合材料   新中国   自我   自画像   美术创作   女性形象   四个阶段   专题   中国女性  
描述: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主办,朱青生、王璜生任总策划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于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2月20日在中央学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女性主义在世界美术史研究中的实践:以央美毕业论文为例
作者: 李建群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西方艺术史   女性角色   美术史研究   毕业论文   超现实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个案研究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世界美术研究中的运用仍然处在摸索阶段:作为性别研究的许多尝试在世界美术史个案研究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行。如何把一种来自西方的思潮和观点融入我们的专业研究中,并将之与我们中国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性别艺术研究,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刘溢个展:旧爱加新作
作者: 孙玉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油画展   故事情节   创作   作品   笔触   美术馆   画作  
描述: 刘溢油画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同,展出了刘溢20年来创作的40余幅油画。展出的很多画作已经卖出,又从藏家那里借来的,再加上刘溢近年的创作,共同构成这次展览。其中.以2000年后创作的作品居多。裸体女性的形象在刘溢的作品中多有涉及,这些女性艺术家细腻生动的笔触下或讶异或忧伤.沉浸在画面赋予她们的故事情节中。
图像里的性别意识:从西方女性题材绘画中看审美的性别差异
作者: 唐吟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女性艺术家   人类情感   视觉图像   艺术作品   女性题材   表现形式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男性  
描述: 艺术世界是人类情感的世界,艺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3页),更是艺术家情感的符号化表现,也引发艺术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艺术作品作为视觉图像,其中蕴涵着不同性别艺术家的情感、心理符号,同时,不同性别的观看者也能从艺
知性者李牧遥的当代思考:李牧遥专访随笔
作者: 圣子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绘画作品   恐龙   中国散文   工商管理硕士   琴棋书画   表现形式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对于李牧遥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会与十几年前在广州以"十万元买断报纸头版征婚"的李怡青联系起来。而如今的李牧遥,正是当年的李怡青。李牧遥艺术简历原名:李莉;笔名:李牧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作家协会会员、MBA工商管理硕士。1981年学习琴棋书画。
消费社会中女性艺术的契机与困境
作者: 顾春花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视角   消费社会   当代中国   艺术作品   困境   身体   中国当代   艺术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关于消费社会和女性艺术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开篇就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在当代中国,尽管有些学者矢口否认中国已进入消费社会,但依照美国理论家杰姆逊对消费社会的认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