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读当代女性艺术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丽均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情感角度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女性画家作为中国艺术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因其性别的特殊性,女性画家以其独有的视角与感情,创作出了具有女性独有特点的女性形象.在此我通过对几位当代优秀的女性画家与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的解读,提出自己的基本体会与感受.当代女性艺术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发展和演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向前迈进,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时代的声音:女性绘画之我见
作者: 仲崇辉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自觉意识   思考   创作   女性题材绘画  
描述: 纵观古今中外绘画,对于女性美的描绘,是艺术家追求的永恒主题。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各国的女性形象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解放,女性地位的提高,当代绘画女性题材越来越丰富多彩,有对生活的展示,有对心情的诉说,有对情感的表达和对梦想的追求。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更加独立而感性。女性绘画丰富多彩的演变进程和风姿卓越的女艺术家们对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伍尔夫笔下女性艺术家形象探析
作者: 陈钦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父权压制   女性艺术家   雌雄同体   意识流小说   艺术接受  
描述: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伍尔夫是20世纪初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意识流小说试验中塑造了多位女性艺术家形象,这些女性艺术家形象普遍反映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面临着父权文化的压制和艺术接受障碍的问题,伍尔夫在其小说文论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试图为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寻找出路。她笔下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在其小说人物形象中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以丰富的层次呈现真实情感的女性世界,是连接其小说实践与小说理论的纽带之一,从其入手必然可以为伍尔夫小说与文论研究
在魔咒的内部
作者: 朱朱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策展人   女性视角   女性心理   基本态度   创作   作品   女性形象   日常生活   女性主义  
描述: 策展人语:大多数女性艺术家,初始的创作多跟自己的成长有关,作品成为自身历史的镜像、成长的见证。反视和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探寻自身灵魂的底蕴,也许是她们创作的根本动因。雕塑家向京曾言道":作为艺术家本身首先要作为一个存在的,自己活着的基本态度,这是无可置疑的。"从向京早期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形象始终处于主观与客观交错的游离状态中,以一种细腻平实的女性视角与日常生活中女性心理与生理的私密情境进行着对话,而诗性化的体验则成就了她内省的、略带感伤的个人风格。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有着独立而完整的艺术思考的画
中国女性艺术家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群体   女性观念   客体化   女性意识   个人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   第二性  
描述: 男女之间的身份差异正如西蒙·波伏娃在她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所说:"男人永远不会以性别为起点去表现自身,他不用声明他是一个男人。
好女孩去天堂 坏女孩走四方——玛勒妮·杜马斯塑造的女性形象
作者: 齐鹏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模式化   女性特质   自我感受   后现代   信息干扰   作品   女性形象   杜马   女性主义  
描述: 什么样的女孩是好女孩?什么样的女孩是坏女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同样,我们的社会也有一个标准——女儿——妻子——母亲,这三种角色构成了现在大家心知肚明的女性特质。只有符合这种女性特质才是好女孩,反之则不是。玛勒妮·杜马斯塑造的女性形象显然不能归属到这种所谓女性特质的范畴中。其作品中有很多情形为人们所熟知,但其中的女性形象却不为人所习惯。艺术家曾宣称作品中精彩的部分是让人惶惑的色情展示(用不相干的信息干扰人们所熟知的情形,从而使人不知所措)。这一点也正是杜马斯最为推崇的"坏"之关键。
自我画像.条贯穿共和国60年女性美术的叙述脉络
作者: 姚玳玫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社会主义   新时代   自画像   女性创作   艺术创作   自我形象   女性形象   共和国   美术学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陆续走上历史舞台。其时学习西画的女性多数以肖像或自画像著称,以此形成她们艺术演绎的主线索。这种现象既与西画技法训练方式相关,更与当时女性的个人主义觉醒相关;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自画像方式作为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创作的一种图式,一直被保存下来,贯穿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余年的女性艺术创作之中,构成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表达的一种重要现象。共和国60年,于女性艺术而言,是一个曲折迂回、各时期发展极不平衡的60年。自画像方式在不同历史阶段被潜在或显在地沿
镜子与缪斯:女性艺术家与超现实主义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镜子   自画像   运动   缪斯   达利   超现实主义者   作品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进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女性艺术家是一个多样而独特的群体。超现实主义女性艺术家是20世纪先锋运动的第一批女性拥护者。二战之后,这些女性艺术家将超现实主义引领至新的方向。女性艺术家在欧洲先锋艺术中,特别是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作用,仍然是现代艺术史讨论的主题。然而,1929年以后进入超现实主义圈子的大
看与被看:从女性自我画像看中国的女性艺术
作者: 邵亦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艺术史   男女平等   中央美术学院   新时代   自画像   女性自我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2010年12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以时代为轨迹展出了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艺术的概况,本文姑且以同样的线索,从观看者的角度,粗略地看一看这些图像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照花前后镜:女性艺术家的观看与表达
作者: 王欣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唯美   民国时期   表达   中国画   艺术史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对于女性艺术家的书写,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史论中绝少涉及,这一群体的存在线索若隐若现。反之,同样是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史撰写中,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洛神赋》到《簪花仕女图》再到《秋风纨扇图》,女性形象成为父权社会视角中一个风雅、唯美的审美品类。如何品读、玩味女性是士大夫们诸多雅好中的一类。女性从被动的图像参照者转入主动的图像生产者的群体性转变,应该始自上世纪初的社会震动与变革。"从基本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