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5 条
-
朝鲜族女性文化与女性文学
-
作者:
吴相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朝鲜族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协调发展
-
描述:
朝鲜族女性文化与女性文学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朝鲜族女性文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朝鲜族女性文化的长足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真实地反映了朝鲜族女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变迁过程。朝鲜族女性文学又为朝鲜族女性的命运呐喊,为朝鲜族女性的真正解放探索、导向,促进了朝鲜族女性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朝鲜族女性文化,乃至女性文学的发展变化.又都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着的朝鲜族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样态为根基的。
-
从女性意识的自觉谈当代女性写作
-
作者:
廉春雨
来源:
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话语自觉
-
描述: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男性文学史,直到女性文学的悄然出现,才有所改变。如果说80年代后半期完成了性别意识的自觉,那么到了90年代,女性文学则进入了话语自觉的阶段,她们的叙事话语以前所未闻的面貌为女性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但新局面的继续深入似乎又举步维艰。[著者文摘]
-
《简·爱》——女性文学的一面旗帜
-
作者:
张淑琴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旗帜
女性文学
-
描述:
19世纪,在男性居于社会生活舞台中心的英国,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特定心理孕育出前所未有的独立、睿智、可爱的女性文学形象——简·爱,从而开辟了女性文学的新天地。《简·爱》与简·爱不仅对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女性的健康成长与自我完善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女性文学的一面光彩照人的旗帜。
-
女牲文学的崛起及其代表作家
-
作者:
杨雪梅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崛起
代表作家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众多作品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喧闹与张扬,围绕人性的各个层面,文学再次绽放出迷人的笑颜。诗歌、散文、小说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不断激活深藏在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人性的复苏则唤起了文学的进程。其中,大量女性作家的堀起,更让中国文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第一段]
-
女性主义批评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
-
作者:
陈静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丽丝镜中奇遇
身体写作
对话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当下文学批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批评在与本土语境和批评实践碰撞后,也产生了许多难以回避的困境:缺乏理论梳理和建构而引起批评的混乱;缺乏与男性的对话、难以与创作形成互动使得批评始终沉溺于女性学者的孤芳自赏;关注西方理论资源、漠视本土资源。
-
舒婷的女性语言书写
-
作者:
王姗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女性语言
舒婷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通过舒婷诗歌的分析,探讨了其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内容情思和女性主义写作风格,这对女性文学的探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
浅谈《第二性》对《大浴女》的影响
-
作者:
窦彩娟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二性》
女性文学
《大浴女》
-
描述:
自1986年《第二性》中文译本在我国出现之后,对我国的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运用《第二性》中的理论对铁凝的《大浴女》进行解读,分析《第二性》对铁凝创作的影响。
-
论基督教文化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卢军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
女性文学
五四
-
描述:
“五四”时期活跃于文坛的女作家的创作中洋溢着十分浓郁的基督教色彩。“五四”女作家基本上都不是纯粹的基督教徒,她们是为耶稣的伟大人格所感化,折服于基督教文化的博爱宽恕、救世牺牲和昂扬奋进精神,将之视为拯救社会和个人精神寄托的一种途径。
-
女性角色演变与中国妇女解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透视
-
作者:
刘光宇
冬玲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化透视
女性角色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学的文化批评带有根本的性质和意义 ,妇女解放是一场本质上的文化变革 ,将女性角色演变、妇女解放和文化演进结成历史链条 ,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文化透视 ,不仅贴近研究对象主体 ,又避免一般文化批评的静止和空泛
-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
作者:
施津菊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亡叙事
主体意识
性别差异
女性文学
-
描述: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从表面上看,表现在意义附着、死亡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性,但从根本上看,这种差异性仍然是由男权话语给出的规定,与传统的男权话语相比,只不过以往由男性在说,而今由女性自己在说.这说明女性的主体意识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只是初见端倪,并未形成格局.所以,从审美死亡,其实也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看,女性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亟待挖掘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