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5 条
-
圣经人物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的再生
-
作者:
何素平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经人物原型
再生
女性文学
维多利亚前期文学
-
描述: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
当今女性文学与神秘主义
-
作者:
樊星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秘之美
神秘主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今女性文学创作涌动着神秘主义的思潮。具体表现为:以颇富诗意的笔触描写女性的神秘感觉与奇特想象;并常常通过对花、镜子、血缘、星座等意象的刻画渲染神秘氛围,表达女性对于变幻莫测命运的微妙感悟与神奇猜想;或描绘地域文化的神秘风情,揭示神秘人生的地域文化底蕴。这一切,都彰显了文学的神秘之美,表现了女性诗化人生的奇特感受,尤其是对于爱情、梦想、猜测的神异体验。这一女性文学的创作思潮,既是东方神秘文化在当代回归的表征之一,也是对写实文学和身体叙事的一种成功超越,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命运中非理性因素的认识。研究这一思
-
从女性意识看90年代女性文学
-
作者:
陈娜娜
来源:
财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90年代中国文坛,“女性文学”及相关讨论是最为醒目的文化现象之一。由于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的转型中,中国女性文学形成了以女性意识为主的文学形式,对男性文化的强烈冲击是中国文坛上有史以来的文学飞跃。从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可以看到90年代的女性文学发展变化。
-
陈骏涛口述历史(四) 女性文学研究会议的常客
-
作者:
陈骏涛
陈墨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骏涛
《生命的再造与张扬》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主编“红辣椒女性文丛”开始,陈骏涛先生就成为了“女性之友”。十年间,陈骏涛先生写了与女性文学相关的大小文章五十多篇,并参加了历次女性文学研讨会,培养和扶持了一批女性文学研究的骨干力量。现任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会会长的乔以钢教授说:“陈骏涛先生作为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资深批评家为此所付出的辛劳、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这个领域的亲历者们有目共睹的。”
-
探析新疆当代少数民族中女性文学的特点
-
作者:
米尔瓦那木·依布拉音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疆
当代
价值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新时期,新疆女性文学表现出非常繁荣的一面,随着社会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只有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让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尊严。本文通过对女性文学的区域范围进行定位,重点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当中的女性文学特点,抓住区域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地区女性文学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探析这一地区的女性文学今后的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促进文学的发展道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发展及其现代性特征
-
作者:
刘静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发展
现代性特征
-
描述:
从创作的角度来讲,女性参与到文学创作的活动中就已经体现了女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女性在文学作品中有通过将自己的创作理念以及女性独特的角度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将女性意识以及女性的独特思维展现给读者.这也是女性文学的独特价值所在.基于此,本文将从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入手,运用独特的文学分析视角对我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发展及其现代性特征进行探讨.
-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局限性分析
-
作者:
陈默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局限性
女性文学
19世纪
-
描述:
19世纪特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背景,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1840年前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女性文学。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一小部分女性拿起笔杆,投身到文学创作中,彰显了女权运动在文学界取得的突破。
-
从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看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
-
作者:
娄欣星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家族教育
女性文学
创作环境
-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特别是明清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家族化、群体化、地域化的发展特征。作为整个文学生态乃至文化格局中一部分,女性文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只有置于文学生成的环境并与相关的文学活动联系起来考察才更有意义。女性文学创作由原本局限于家庭的“私领域”,扩展到与社会文化结合的“公领域”层面,不仅为家族女性提供了丰富的人生轨迹以及多重的社会形象,而且成为彰显地方文化实力的重要展现。从家族的角度来看,女性文人作为家族教育的关键人物,通过对儿女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为家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分析
-
作者:
徐冬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分析
中国现当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学理论的进步,传统文学中数量较少的女性文学得到了重视。现当代女性文学开始重视社会对于母性的认知,还原母亲这一角色的本质,进而打破传统中主观的圣母性文学。本文针对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母性审视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
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新家庭的建构
-
作者:
付妍妍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家庭
女性文学
无血缘家庭
-
描述:
文章对日本女性文学世界中涌现出的有别于传统家庭构成的家庭形象进行了分类和剖析,解读了当代日本女性在家庭中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得出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家庭形态趋向于多样化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