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海伦·亨廷顿--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作者: 裘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亨廷顿   安娜·卡列尼娜   《女房客》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渥伦斯基   劳伦斯   安妮·勃朗特   男权主义  
描述: 海伦·亨廷顿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勃朗特三姐妹中小妹妹安妮·勃朗特(1820—1849)《女房客》(原名《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中的女主人公。中国读者对她还不熟悉,但她在英国文学史,尤其是英国女性文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英国小说家,女权主义者梅·辛克莱曾作过如下的评论:“海伦·亨廷顿在自己的卧室给丈夫吃闭门羹,这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整个英国引起了反响。” 《女房客》这部小说是围绕着海伦坎坷的一生展开的。一天,长年空关着的破旧的怀尔德菲尔府来了一位女房客。她没有丈夫,身边带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和一个年迈的女仆
《青春之歌》潜在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陈美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生命体验   六十年代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研究   《青春之歌》   性别意识   茹志鹃  
描述: 在当今女性文学研究热潮中,有人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是缺少性别意识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女性文学.事实并不如此.在这一、二十年间的不同时段,不仅仍然有像丁玲、白朗、草明、宗璞、杨沫、茹志鹃、刘真等一批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活跃在创作领域,而且在她们具体的创作中时时还会不可遏制地体现出一种女性的生命体验,女性的情感判断和女性的文学气质.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略论解放区女性文学新的审美追求
作者: 施润梓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审美追求   丁玲   本土作家   《我在霞村的时候》   女性文学   解放区   审美理想  
描述: 解放区是个崭新的天地,其创作队伍由本土作家和外来作家组成.与男性作家不同,女性作家中,本土作家奇缺,几乎全是来自国统区的“外来户”.虽然有的已成共产党人,但其思想基本上仍属小资阶级范畴.姓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文学修养,有的还出洋留过学(如陈学昭曾留法),一般都已取得一定的文学成就,有的在文坛享有盛名(如丁玲),她们到延安时,创作已形成一定的路子和模式.面对全新的生活,她们有着调整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审美认识与审美创造的矛盾统一关系问题,亟待解决,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的时
刚柔的对比与相容——新时期“女性”文学审美品格的流变
作者: 吴培显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刚柔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审美境界   审美品格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审美形态   历史发展  
描述: 一、审美品格的性别特征美以其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适应并作用着人们无限纷繁的审美需求。不同的审美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因而,人们尽管有主观意趣的差异,却难以对其品格作出孰优孰劣、孰是孰非的判断。婉约与豪放、阴柔与阳刚、优美与崇高,在其历史发展中此起彼伏,对比强列而分明,却不会形成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格局。
从龙船到飞鸟:女性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掠影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文化启蒙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审美态度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超性别意识   二十世纪  
描述: 站在世纪之交,蓦然回首,我感到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景观恰像一只龙船,它从水面刚刚浮起,头尾翘首昂扬,中间则平平如也。伴随着“五四”狂飚,女性文学的平地崛起,作为新文化启蒙和妇女解放运动的
别种走向——略论潇琴的《大欲之魂》
作者: 焦兰周   来源: 泉州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不可否认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西方女权主义   文学评论   文学思潮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庞大的文学思潮撼动了整个文坛。在历时性上它承续了"五四"女性作家的自主精神,在共时性上融合了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女性文学竭力挑战男权中心话语模式,呈现女性身份、构建女性话语空间。不可否认,女性文学拓宽了我们的写作空间,激活并点燃了我们的文学"想象",引领我们进行更深、更广的文学领域探索。但是由于她们过度地"固守"和"捍卫""自己",及由此而来的复制和克隆的弊端也衍生了相当的不足和缺陷,题材的匮几乏和形式的单一更是束缚了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这是我们共同的隐忧和担
走近自己,走进内心——看刘曼文近作
作者: 郎绍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巴尔蒂斯   男性中心话语   女性意识   金属框子   方式和技巧   社会角色   作品   油画   创作动因  
描述: 同女性文学一样,女性绘画也不是一个严密的概念,只是在女性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生存角色和社会角色,在拒绝男性中心话语地位时所建立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及其视觉形象外化时,才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道风景线。 女性绘画显示了女性作为改变世界重要力量的形象和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终极目的。它始终贯穿着明显的女性意识和独特、清晰、连贯的女性审美心理。当代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不同程度地融入了现代人所关注的诸种问题,谱写着女性生命的旋律,改写着美术递嬗的历史。在本期推出的中青年女艺术家作品中,读者可以一窥其独特的风貌。
陈玉霞《心祭》研究笔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楂粉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矮化密植   形象塑造   典型人物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陈玉霞  
描述: 陈玉霞《心祭》研究笔谈编者按:陈玉霞,女,回族,1953年生,做过插队知青、工人,后上大学,读研究生班,现为临沂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1979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处女作《含着眼泪的微笑》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几年有作品集《爱之彷徨》、长...
飞出笼子去唱——从“蓝袜子丛书”看女作家的自强不息
作者: 钱满素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丛书   女作家   袜子   部分和   女性意识   写作   主要表现   男性意识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十卷《蓝袜子》荟萃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位作家的作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两点:一是这些作家都是女性;二是这些作品主要表现女性意识。作家就是作家,女作家无非碰巧是女性的作家。人们并不称“男作家”某某,也不专门把男作家放在一起研究他们的男性意识,这种区别本身就很说明问题。相对男作家而言,女作家的“女人”部分和她的“作家”部分似乎有着更为密切的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批评
作者: 张福贵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五四时期   五四新文学   二十世纪   五四以来  
描述: 女性文学即女性作家以妇女问题和女性命运为内容所创作的文学。基于妇女解放是一个世界性大主题的认识,从社会批评的角度对五四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进行描述,便是本文的目的。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可区分为三种时代: 五四时期。最初的是爆发期,提出母爱与自立的道德主题。三十至七十年代。长期的消融期,溶入于普遍的政治主题。“文革”后时期。二次爆发与升华期,在女性意识
< 1 2 3 ... 183 184 185 ... 190 191 1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