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1 条
-
女性解放之路的不倦探求者──丁玲与女性文学
-
作者:
邹午蓉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医院中》
个性主义
妇女问题
女性意识
探求者
丁玲
女性书写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
描述:
女性解放之路的不倦探求者──丁玲与女性文学
-
纤笔一枝谁与似——读朱小平的《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
-
作者:
欧阳友权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研究
湖南
大学出版社
女性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文学史研究
-
描述:
纤笔一枝谁与似——读朱小平的《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
-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陈染
性别体验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
描述: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徐坤在《作家》1997年第八期上撰文指出,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推介,中国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更深一层的自觉。女作家们对自己的“女性”不再采取回护姿态,无论...
-
拓展视野,推进女性文学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评述
-
作者:
盛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拓展视野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
女性观
持续发展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性别意识
学术研讨会
女性主义
-
描述:
紧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建设奖”颁奖仪式之后,1998年9月20—23日,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举行。研讨会颇具广阔文化视野:除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前景作进一步探讨,对...
-
没有航向的女性“诺亚方舟”:从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现象看女性解放
-
作者:
陆璐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亚方舟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女性自我
男性叙事
女性解放
知识女性
女性乌托邦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方舟并骛,俯仰极乐”①该是人类对理想的两性关系的经典阐释。然而,理想虽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现实中的两性关系从来都是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的传统生存价值和理想生存范式一直被父权社会界定为“家庭里的天使”、“男性的奉献者”。某种意义上,女性历史就是一部陷入家庭的历史。而人类自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作为社会解放运动组成部分之一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意识在走过慢慢长夜之后开始“浮出历史地表”。正如人类自我意识首先是把人从自然的统一中分离出来一样,女性自我意识首先是把自身从父权社会对妇女规定的种种功能角色以及关
-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复归与重建
-
作者:
周艳芬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话语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复归与重建
-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论略
-
作者:
张直心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论
男权文化
妇女解放
少数民族女性
女性意识
“背影”
边地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云南少数民族
-
描述:
小引 传说,“德昂族的女人是由树变成,变成女人之后满天飞舞,男人拉不住他们,后来男人用腰箍把她们套住,她们才受男人管束”。杨知勇先生曾颇有识见地指出,这则神话“含有男神统治权向女神统治权挑战的意味”;无独有偶,在傣族的民间传说中,勐董板的傣家女“披上孔雀的羽毛”,也能腾空而起翩然飞翔,而当孔雀女在沐浴时被追求者拿走了孔雀衣后,这才失却了飞翔的能力。尽管后者由于在传承过程中的藻饰修改,其原始形
-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
作者:
黄柏刚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灵与肉
婚外恋
女性意识
现代女性意识
赵玫
男人和女人
流变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
论台湾女性文学的父亲主题
-
作者:
黄发有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东方精神
审父意识
作家
父亲主题
女性意识
父亲形象
父权文化
传统文化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论台湾女性文学的父亲主题黄发有女性文学,是指由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女性生活,探索女性命运,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品。台湾女性文学发轫于50年代,当时文坛活跃着一群自大陆迁台的女作家,远离故乡的焦虑使他们热衷于表现乡愁主题。她们渴盼回归阻绝的家园,可现实却碾...
-
女性文学批评:由“女性意识”到“性别诗学”
-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立场
社会性别理论
新时期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意识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他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