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北京世妇会遗产与女性文学的责任
作者: 黄发有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瓶颈   突破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成为女性文学繁荣的重要历史契机。女性文学在经历了世妇会前后的高潮之后,其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乡村女性的被遮蔽状态,追逐潮流的同质化书写,是有悖于平等和发展的世妇会原则的文学现象。进一步阐扬北京世妇会的精神遗产是女性文学的责任,而女性文学要应对时代挑战,应当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确立以个人性为本位的人间情怀,建构以独立性为基础的平等对话,追求以审美多样性为前提的文学回归。
边际写作:跨世纪女性文学的身份认同
作者: 黄发有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际写作   女性文学   审美形态  
描述: 世纪之交 ,中国女性文学呈现出边际写作的精神格局。面对共同的精神困境 ,不同的女性表达营造出多元共生的审美态势 :以女性群体“她们”为本位、代女性立言的写作 ,旨在构建具有宏大叙事意味的母系寓言 ;以女性个体“她”为本位、自我独白式的写作 ,采用诗化的艺术手段呈现“私人”风景 ;以人性化的“我们”为本位、表现人间情怀的写作 ,通过与男性的潜在对话凸现女性化的“自我”
主持人语
作者: 黄发有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扎实的个案研究是文学传媒研究走向深入的基础。本期刊发的杨会的《〈人民文学〉与底层叙事潮流》和周根红的《“红罂粟”丛书与90年代女性文学生产》都从小的切口进入,在对个别问题进行细致的、充分的研究的基础上,又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通过一扇窗口观察近处的景致和远处的潮涌,有机地将个案分析与潮流把握结合起来。另一篇《非虚构的人类学观察》跟文学传媒、文学传播的关系不是太直接,不过其跨学科的视角是文学传媒研究常用的思路与方法。《理解媒介》的作者麦克卢汉对文化史的研究,就从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中汲取了不少精神养料。
论台湾女性文学的父亲主题
作者: 黄发有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东方精神   审父意识   作家   父亲主题   女性意识   父亲形象   父权文化   传统文化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论台湾女性文学的父亲主题黄发有女性文学,是指由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女性生活,探索女性命运,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品。台湾女性文学发轫于50年代,当时文坛活跃着一群自大陆迁台的女作家,远离故乡的焦虑使他们热衷于表现乡愁主题。她们渴盼回归阻绝的家园,可现实却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