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79 条
-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中国女性文学论坛会议综述
-
作者:
艾尤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研究基地
科研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文化研究
女性文化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性别平等
-
描述:
2010年7月16日至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中国女性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论坛""、中国女性文化研究科研基地项目启动仪式"、"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论坛(互动论坛)"三大块组成,是一次意义重大且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
作者:
陈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立场
池莉
傅书华
张洁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中国男性
徐坤
徐小斌
-
描述:
与20世纪80年代的温婉含蓄相比,90年代社会生活风雨突起,社会心理复杂多变,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一批女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女性本身、投向女性解放,力图以独特的认知重新发现和找回本真的女性。本文通过对女作家及其代表
-
中国女性文学的范围界定:从概念之争谈起
-
作者:
戴兴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范围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创作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范围界定
概念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是个没有达成共识的概念,学界对其研究范围界定也存在分歧。因此研究者们摇摆在"妇女文学""女性书写""女性写作"等术语之间。有人把这些术语作为同义词交替使用;有人使用相同的术语,所指内涵却不同;有人所做研究相同或相近,所用术语却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将以概念之争谈起,探讨其研究范围的界定问题。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书写
中国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是和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道路相伴随的。从秋瑾开始,一代代女作家在时代召唤下,创作了丰富多采的中国女性文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前进和妇女自身的解放。这条女性文学之路是曲折而广阔的。仅仅用横移过来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尺度,是不能客观、全面地估量我国女性文学的实绩的。中国女性文学应容许不同风格、流派的繁荣发展,但应与猥琐、龌龊、阴暗、低俗绝缘
-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
-
作者:
王光明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人的解放
女作家
林白小说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男性写作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
描述: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王光明荒林王光明:1995年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狂欢节,是女作家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一年。中国女性写作经过几年的过渡,终于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的标志就是质量不俗的女性文学作品成批出版,像“风头正健女才子丛书”...
-
一个人的战争——从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语言谈起
-
作者:
赵仕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波伏娃
王安忆
女性话语
《烦恼人生》
陈染
不谈爱情
张洁
女性写作
林白
-
描述:
一、导火索二十世纪对于置身中国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动荡与彷徨,颠覆与重建的时代。西方的女权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西蒙·波伏娃和伍尔夫的作品和理论,如《第二性——女人》,《一间女人自己的屋子》等对女性写作产生了直接又深刻的影响。二、短兵相接的三个阶段新时期女性话语权力的呼唤清晰而大胆,急切而焦灼。80年代初的一些女作家似乎摒弃了女性的精致细腻,以自己的“雄性”显示出锐不可当的气势,意欲与男人一决高下,
-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
-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王安忆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概念严格地说,“女性文学”直到九十年代才成为中国文学界、学术界一个类型化的话题与课题。随着“女性”或“妇女”从意识形态上和理论上被抽象出来,也随着“大写的人”的文学框架的解体,“女性文学”成为在文学中进行再抽象后的新的理论范畴。这个概念坚执地认定...
-
女性文学:告别1995──中国第三阶段的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王光明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写作
第三阶段
文学思潮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体性
小说
-
描述:
女性文学:告别1995──中国第三阶段的女性主义文学王光明女性意识的确立与思潮的形成1995年是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狂欢节。这一年,接连召开了包括“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在内的许多女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不下百种的女性文学著作,仅丛书就有“红罂粟女性文...
-
对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三个问题的思考
-
作者:
邓利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女作家创作
文艺思潮
女性文学研究
形式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学科建设
创作主体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中醒目的成果之一,是中国文学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将有利于推进它自身和女性文学的向前发展。一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展开是伴随着对“女性文学”概念的讨论而开始的,对“女性文学”的界定延续至今。回顾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新时期,吴黛英首次使用“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期),王福湘首先作出回应,对吴黛英总结的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提出质疑(《“女性文学论”质疑》,《当代文艺
-
“私人写作”、“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陈染、林白小说再解读
-
作者:
魏天真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林白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写作
私人写作
再解读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如果要将陈染当作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那么,可以代表其"女性主义"特征的作品是《无处告别》,而不是《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引起极大关注的所谓"描写身体"的作品。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篇小说也的确是陈染的最成熟和优美的作品之一。它可以再次说明,只要是文学作品,无论被划归何种流派或阵营,无论打什么旗号,那些使它成为"优秀"之作的素质总是超越个人立场、思想观念和表现方式的限制,而契合阅读者各自的情感或美感体验,导致我们心灵的激荡。
<
1
2
3
...
20
21
22
...
36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