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主人公】搜索到相关结果 358 条
-
女神,女主人公和妻子
-
作者:
瓦勒列·斯特克尔
周功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女主人公
美术学院
伦勃朗
意大利文艺复兴
作品
女性形象
美术馆
肖像画
女性肖像
-
描述: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馆长朱丽亚·罗伊德·威廉姆斯,近段时间正在推出一个有特色的女性图像展览,她把它称之为“同步性”。虽然艺术和时尚史学家安妮·贺兰德宣称:“天哪——怎么到处都是?”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伊莎贝尔·卡利妮却惊奇地发现这股兴趣热潮来得还是太迟。
-
电影、怪物和面具:辛迪·舍曼的二十年
-
作者:
辛迪·舍曼
阿马赛德·克鲁兹
张朝晖
来源:
中国摄影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电影
女主人公
图片
面具
女权主义
大众传媒
时装摄影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辛迪·舍曼在20年前的1977年底开始创作她现在已非常著名的《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在这些黑白图片中,辛迪·舍曼扮成从B类电影到悲剧电影中的各类女主人公的形象似乎是在向
-
中西古典悲剧女性比较三题
-
作者:
李祝亚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中国古典悲剧
中西古典悲剧
麦克白夫人
悲剧人物
美狄亚
安提戈涅
悲剧女性
杜十娘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西古典悲剧女性比较三题
-
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肖支群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樱桃园》
受教育
十九世纪
契诃夫
生存状况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二十世纪初
-
描述:
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肖支群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革新家。他以日常的、琐屑的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试图以此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在许多名篇中,作者刻画了一系列有深刻内涵的男性形象如姚尼奇、“套中人”别...
-
一个由丧失自我到找回自我的女性
-
作者:
宋江霞
来源:
躬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悲剧形象
女主人公
虚荣心
思想观念
丧失自我
莫泊桑
性格
女性形象
人性论
-
描述:
毋庸讳言,虚荣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不同罢了,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多少年来,我们中国的读者几乎完全一致地认为:玛蒂尔德正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今天,当我重读《项链》时,一些疑问自然地萦绕于脑中,难道我们从小说中就读不出别的味道吗?对玛蒂尔德就没有别的看法吗?她丢失项链确实使她完成了一出悲剧吗?她的性格从那个晚上起到底有没有转变呢?当我们的思想观
-
百年一梦──电影与女性
-
作者:
贾磊磊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神话
女主人公
世界电影史
好莱坞电影
影片
爱情故事
电影艺术
女性形象
银幕
电影观众
-
描述:
百年一梦──电影与女性贾磊磊电影,这条流光溢彩的梦幻之河,到今年已经整整流淌了100年!任何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的中心内容都是人。如果说电影的诞生就是为了尽展人间春色光、挽住世界美艳的话,电影首要的表现对象就应当是女性。因为青春美色是女性天生的财富,...
-
简析元曲四大爱情剧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
作者:
王菊艳
马丽平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主人公
李千金
封建社会
元杂剧
元曲
人物性格
爱情剧
古典戏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析元曲四大爱情剧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
埃丝特的女性反抗——评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瓶》
-
作者:
王黎云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传体小说
女性角色
心理冲突
普拉斯
食物中毒
婚姻
创造能力
女性形象
贞操观
-
描述:
埃丝特的女性反抗——评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瓶》王黎云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Plath,1932-1963)是美国当代文学中一位较有影响的女诗人和小说家。她的诗集《爱丽尔》(Ariel,1965),《涉水》(CrosingtheWater,...
-
以女性的眼光看待男性世界——读铜城的小说集《苦涩的爱》
-
作者:
毛闯宇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公司
女主人公
回族女作家
社会环境
主要人物
小说集
爱情
男性世界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铜城是上海的回族女作家,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小说集《苦涩的爱》已引起文坛的注意。该书由两个中篇和一个短篇组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很注重人物之间关系的配置,除使主要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之外,还能使人物形象之间形成一个系列、一个整体,互相衬托和映照,从而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心态和江南风情。王羲之说:"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铜城善于选择合适的视角,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女性特有的目光看待形形色色的男性
-
南北朝乐府情歌妇女形象比较
-
作者:
房聚棉
来源: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夜歌
女主人公
女子
民歌
婚姻
情歌
爱情诗
南朝乐府
女性形象
南北朝
-
描述:
在中国历代民歌中,吟咏婚姻爱情的篇什灿若群星、难以计数。有人统计,在周代民歌(即《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中爱情诗约占三分之一以上。而表现婚姻爱情的情歌又成为汉代民歌中的精华部分,如《上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等。南北朝乐府中也有大量的歌咏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的诗篇,而且多以女子口气发为吟咏,抒发感情。但由于历史的、民族的、政治,经济以及地理环境的原因,又造成南北朝乐府情歌特别是
<
1
2
3
...
17
18
19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