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龙船到飞鸟:女性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掠影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文化启蒙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审美态度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超性别意识   二十世纪  
描述: 站在世纪之交,蓦然回首,我感到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景观恰像一只龙船,它从水面刚刚浮起,头尾翘首昂扬,中间则平平如也。伴随着“五四”狂飚,女性文学的平地崛起,作为新文化启蒙和妇女解放运动的
别种走向——略论潇琴的《大欲之魂》
作者: 焦兰周   来源: 泉州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不可否认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西方女权主义   文学评论   文学思潮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庞大的文学思潮撼动了整个文坛。在历时性上它承续了"五四"女性作家的自主精神,在共时性上融合了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女性文学竭力挑战男权中心话语模式,呈现女性身份、构建女性话语空间。不可否认,女性文学拓宽了我们的写作空间,激活并点燃了我们的文学"想象",引领我们进行更深、更广的文学领域探索。但是由于她们过度地"固守"和"捍卫""自己",及由此而来的复制和克隆的弊端也衍生了相当的不足和缺陷,题材的匮几乏和形式的单一更是束缚了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这是我们共同的隐忧和担
作家队伍:新时代的样态与变化
作者: 施战军   陈靖   贾华斐   段婷婷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中国作家   八十年代   文学作品   记者   作家队伍   文学史   整体水平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网络的发达,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平台。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里,一批自发的写手应运而生,精英阶层的作家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
问题意识批评立场和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评述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问题意识   女性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批评立场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学术研讨会  
描述: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暨福建省文联、《台湾文学选刊》等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这是继1995年北京首届、1996年南京二届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又一次学术氛围浓厚、争鸣相当激烈的研讨会。来自大陆各地及香港、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女性文学研究者共60人出席研讨。女作家舒婷、胡辛、王英琦、张冀雪、陈志红等应邀赴会。本次会议议题为“女性文学本体特征研究”,侧重对当代女性文学及其批评
灵魂的漫游:与顾艳的对话
作者: 朱育颖   顾艳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欲望   西湖   文学写作   女性叙事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文学   日常生活   中短篇小说  
描述: 灵魂的漫游:与顾艳的对话
以“身体”颠覆“男权”的企图——看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写作
作者: 吴蓓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恋   男权文化   卫慧   小说写作   小说内容   陈染   林白   生存体验   女性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出现了一批“美女”作家,如林白、陈染、卫慧、棉棉以及台湾的邱妙津,陈雪等。她们不约而同的在小说内容的写作上以“身体”作为对话的核心,渴求建立真正的“女性”话语,最终颠覆男权文化的主宰地位,为真正实现女性的个体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女性文学”生存之路。本文试图从“女性文学”文本中女主人公怪异疯狂的自恋,毫无避讳的展示以及“女性主义”无奈尴尬的结局来探讨一下90年代以来两岸女性主
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八十年代   女性意识   躯体写作   西方女性主义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描述: 以下五个话题也就是女性写作的五个悖论,是我们在女性文学批评中经常遇到的,有时候论者倡扬一端而排弃另一端,思维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状态。我个人有一度也陷于这样的思维状态中。后来我认识到,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一种线性的思维,在丰富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是远远不够用的,而且很容易使我们误入歧途;必须对这种思维状态进行整合,在此端和彼端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出线性思维的怪圈。我对以下五个话题的思考即是基于这样的寻求,如果在寻求过程
边缘化、个人化、唯美化——林白的女性写作特点
作者: 刘绍武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欲望   女作家   性别歧视   女性写作   林白   边缘化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经济建设为中心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转型、文化意识形态“大地震”的断裂与组合的时代,中国当代女性在反对性别歧视、反抗性别遮蔽、追求性别平等的斗争中虽遭遇严峻的挑战,却仍在艰难跋涉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女作家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笔来反映、讴歌或反思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女性形形色色的行为。而九十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坛评述
作者: 贺绍俊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理论问题   生存问题   “文革”文学   文学事业   地下文学   “文革文学”   女性书写   当代文学史   女性文学  
描述: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如果生存都成了问题,显然就无法再来谈理论。也许有了这么一个最直接的因果关系,面临生存威胁的文学报刊最近纷纷辟出版面像讨论理论问题一样很严肃也很现实地讨论起文学报刊的生存问题。
逃逸“战争”的谵语——读陈染的《私人生活》
作者: 丁帆   来源: 雨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外部世界   男性话语   话语批评   女权主义   陈染   核战争   私人生活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有理论家预言,未来廿一世纪的战争不再是先进的核战争、电子战争,而是两性之间爆发的大战。其实,在中国的九十年代,已有一批致力于女性文学和女权话语批评的作家与批评家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或许,在中国这个根深蒂固的以男性话语为权力中心的大舞台上,这种呼喊的细语显得十分孱弱而苍白,被那庞大的主流法话语(亦为男性权力机器的象征)挤出了话语中心,成为几个凤毛麟角的女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