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澎湖县国民中学教师个人玩兴与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之相关研究
作者: 郑仰芳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典型相关   教师个人玩兴   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讨澎湖县国中教师个人玩兴与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之关系。研究方法采问卷调查法,以普查方式调查102学年度澎湖县国中教师,总计发放304份问卷,实际回收286份,回收率94.08%。蒐集的资料分别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考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与典型相关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获致以下结论:一、澎湖县国中教师倾向认为其个人具有玩兴,特别是能主动分享想法、营造轻松气氛,惟会较在意他人看法,因而在享受工作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澎湖县国中教师大致倾向拥有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进行创意教学
为“正义”和“自由”而战:马里奥·萨维奥与自由言论运动
作者: 郑秋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马里奥·萨维奥   大学反叛   20世纪60年代   自由言论运动  
描述: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史、新左派运动史和反正统文化运动史上,1964年秋爆发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自由言论运动无疑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60年代美国高校内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反抗运动,自由言论运动揭开了60年代美国乃至全球大规模学生反叛运动的序幕,推动了西方新左派运动的大爆发,是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从自由主义走向激进主义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美国反正统文化的起点。马里奥·萨维奥作为60年代美国“学生新左派”的代表人物和反叛青年的典型,在美国学生运动史上和新左派运动史上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早年
雪域高原上的“女神”时代:当代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论
作者: 郑洪娜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历史   精神困境   当代藏族女作家   女性心灵  
描述: 民族女性文学一直在主流文学与男性话语霸权的夹缝中艰难前行。1990年代中后期,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藏族女作家登上文坛,力图通过小说创作,摆脱民族女性文学双重边缘的尴尬地位。以央珍、梅卓、格央、白玛娜珍、尼玛潘多等为代表的藏族女作家,开启了藏族文学的“女神”时代。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的双重视角,使她们的小说既浸润了鲜明的藏文化色彩,又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在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当下,她们执着于对藏民族历史的书写。“边缘性”的尴尬位置,促使她们将目光投向民族历史中的“边缘地带”。在反思民族痼疾
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研究
作者: 郑紫晖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后女性主义   创作思想  
描述: 本文探寻影响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形成的诸因素,研究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在莱辛主要作品中的体现。多丽丝·莱辛是后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批判地吸收女性主义关于倡导妇女独立、争取男女平权等观点,修正了支持性别战争的偏激立场,并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边缘战争和性别融合等概念。本论文分为四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多丽丝·莱辛的创作情况、莱辛研究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莱辛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论文分析了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形成过程。文章第二部分介绍多丽丝
浅论《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
作者: 郑舒栎   来源: 乌蒙论坛(总第107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祥子与虎妞   分析   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  
描述: 虎妞是老舍先生代表作《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祥子与虎妞的故事,是一个特定年代里的人生悲剧,虎妞对祥子的爱有真情真爱的一面,但这种畸形的爱却在客观上伤害了祥子,也造成了自身的悲剧。本文从虎妞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层面对虎妞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论述。
声音缺失与意义在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形象的文化价值探析
作者: 郑立怡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凯蒂   文化价值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运用了多角度叙述和意识流等创作手法,由四个叙述者来叙述家史,但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凯蒂却未能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这一现象引起批评家们的关注和争议。针对凯蒂的声音缺失,她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批评家们各有见解。本文从凯蒂所代表的文化价值的角度,分析这一女性人物所隐含的文化价值,并指出她在三兄弟眼中成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象征:爱、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资本主义金钱价值;其声音缺失象征着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试比较严歌苓、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郑茗馨   李嵘剑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批评   身份研究   黑人女性戏剧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为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之一,旨在实现其边缘文化身份认同。黑人女性剧作作家运用其独特的女性文本书写范式抵制主流文化的侵蚀,维护黑人女性文学。后殖民主义批评主张多元文化共存,反对主流文化的霸权主义。对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研究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