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缺失与意义在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形象的文化价值探析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郑立怡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会议名称】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
【召开年】2014
【摘 要】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运用了多角度叙述和意识流等创作手法,由四个叙述者来叙述家史,但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凯蒂却未能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这一现象引起批评家们的关注和争议。针对凯蒂的声音缺失,她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批评家们各有见解。本文从凯蒂所代表的文化价值的角度,分析这一女性人物所隐含的文化价值,并指出她在三兄弟眼中成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象征:爱、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资本主义金钱价值;其声音缺失象征着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罗颖,李燕 年份:2015
- 2、《喧哗与骚动》当中凯蒂形象的重新构造 作者:崔璨 年份:2014
- 3、《喧嚣与骚动》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闵信洲 年份:2011
- 4、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南方女性观 作者:周付玉 年份:2007
- 5、解读福克纳笔下挣扎的女性形象 作者:王淑琴 年份:2013
- 6、福克纳小说中的反传统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庞青月,李蓓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