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正义”和“自由”而战:马里奥·萨维奥与自由言论运动
-
作者:
郑秋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马里奥·萨维奥
大学反叛
20世纪60年代
自由言论运动
-
描述: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史、新左派运动史和反正统文化运动史上,1964年秋爆发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自由言论运动无疑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60年代美国高校内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反抗运动,自由言论运动揭开了60年代美国乃至全球大规模学生反叛运动的序幕,推动了西方新左派运动的大爆发,是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从自由主义走向激进主义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美国反正统文化的起点。马里奥·萨维奥作为60年代美国“学生新左派”的代表人物和反叛青年的典型,在美国学生运动史上和新左派运动史上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早年
-
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
-
作者:
郑晓天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解放
革命
左翼文学
恋爱
-
描述:
本文通过对“五四”以来各类文本和二三十年代左翼小说文本的分析,力求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探明茅盾、白薇、丁玲等作家的小说文本关于革命女性的表述。论文着重探讨这些文本如何表述性别、如何建构现代国民主体(尤其是女性主体),这些表述形成的原因及其与当时社会历史的关系,并试图厘清表述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中国妇女解放的发展方向亦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第一章考察从康有为到陈独秀、向警予等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相关论述,在一个历史视野中研究左翼小说。“自由恋爱”主题之所以被高度关注,在于它被赋予建立新
-
对九三学社北京市妇女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分析
-
作者:
郑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对策
九三学社北京市妇女
影响因素
现状
-
描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可能性和机会大大增加,但女性知识分子体育活动参与不足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九三学社北京市妇女分为北京市女性高知识分子的代表,有良好的体育认知体育态度,但与他们的体育行为则不成正比。因此,对九三学社北京市妇女的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很有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九三学社北京市妇女的体育锻炼现状,探索九三学社北京市妇女体育活动的特征与规律,分析影响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为她们更好的参与体育锻炼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问
-
雪域高原上的“女神”时代:当代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论
-
作者:
郑洪娜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历史
精神困境
当代藏族女作家
女性心灵
-
描述:
民族女性文学一直在主流文学与男性话语霸权的夹缝中艰难前行。1990年代中后期,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藏族女作家登上文坛,力图通过小说创作,摆脱民族女性文学双重边缘的尴尬地位。以央珍、梅卓、格央、白玛娜珍、尼玛潘多等为代表的藏族女作家,开启了藏族文学的“女神”时代。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的双重视角,使她们的小说既浸润了鲜明的藏文化色彩,又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在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当下,她们执着于对藏民族历史的书写。“边缘性”的尴尬位置,促使她们将目光投向民族历史中的“边缘地带”。在反思民族痼疾
-
从女性叙事主义角度分析《理智与情感》
-
作者:
郑翔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女性叙事主义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简·奥斯丁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集传统与反抗于一身,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奥斯丁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可以从中清楚的看到她对女性价值的思考。1811年,简·奥斯丁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在这本书中,她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婚姻的诉求—那就是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奥斯丁文本的研究限于女性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种新兴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发展,尤其是结构主义经典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的交叉学科—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出现,为研究她作品提供
-
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解放主题的比较
-
作者:
郑昕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话语权
-
描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中西方文学史中以女性解放主题的文学开始在文学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西方的女性解放主题出现在文学中的时间比较早,在工业革命以后一些像《简爱》、《觉醒》等有影响力的作品便开始出现,这其中除了西方经济的发展之外还有“民主”、“自由”等思想的传播等原因,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的觉醒。中国的女性解放由于开展的比较晚,而一开始便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从秋瑾,到五四时期的丁玲,卢隐等到现代的“身体写作”每一步的发展都可以看到西方女性解放的影子。中国的女性解放,虽然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却与西方的女性解
-
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研究
-
作者:
郑紫晖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后女性主义
创作思想
-
描述:
本文探寻影响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形成的诸因素,研究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在莱辛主要作品中的体现。多丽丝·莱辛是后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批判地吸收女性主义关于倡导妇女独立、争取男女平权等观点,修正了支持性别战争的偏激立场,并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边缘战争和性别融合等概念。本论文分为四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多丽丝·莱辛的创作情况、莱辛研究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莱辛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论文分析了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形成过程。文章第二部分介绍多丽丝
-
《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
-
作者:
郑晓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期待视野
阐释接受
《青春之歌》
女性文学
-
描述:
关于《青春之歌》的研究评论已经丰富可观,其阐释研究却相对薄弱;后者是探知民族期待视野流变与深化理解作品的新视窗,是文学研究范式的拓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接受变迁中,《青春之歌》所得到的批评和肯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受时代接受氛围和权威话语的影响,杨沫在创作文本的初期,认同了5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了以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叙事结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红色经典”再次风行之时,对革命意识形态重新确认,同时对于文本中突现的表现作家“成长”的“女性主义”再次成为了小说争论的焦点。《青春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矛盾特点分析
-
作者:
郑超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矛盾特点
短篇小说
-
描述:
20世纪初期新西兰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自然的笔触和清新淡雅的文风独树一帜活跃得在欧洲文坛,并使短篇小说这一历来不受重视的文学样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整个英语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曼氏小说的魅力之处不仅在于它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传统,精通于雕琢普通生活的细微之处和平凡人物的典型形象,更在于作者将自身复杂丰富的经历感受和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矛盾性、双重性的基调。本文诣在透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深入解读,挖掘其多舛命运与作品的联系,进而探讨作者渗透于创作之中的矛盾价值观。 本论文包括五
-
当代少数民族妇女角色研究
-
作者:
郑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妇女
性别角色
-
描述:
女性社会学借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发展女性学的研究,女性学强调个体与性别差异,还认为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女性经验,因此,主张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女性。本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鄂西南芭蕉侗族乡妇女在家庭及社会两个维度中的角色进行分析,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研究方式和视角,从笔者的少数民族女性身份出发,和她们一起分享当代社会飞速发展下的经验及感受,获得宝贵的资料,从而对芭蕉乡妇女角色进行独到的研究。具体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依据对角色、社会性别角色等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假设,以芭蕉侗族乡已婚妇女作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