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还是女奴的象征”: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深层论析
作者: 郑璀宇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女奴   女人   女性形象  
描述: 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在中国文学史上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他的小说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洞察,深入揭示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识,并探究她们悲剧性命运的历史根源。鲁迅谈论女性解放是与人的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是鲁迅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并且是评判一切的价值尺度。以鲁迅对“人”的标准来看,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无论是青年妇女、中年妇女还是老年妇女,似乎都无法或未能摆脱精神根柢里的奴性。他笔下的大多数女性只不过有的是暂时做稳了的奴隶,有的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在中国,女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郑芷芳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屠格涅夫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屠格涅夫長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反映俄國十九世紀中期的社會的情景,長期以來俄國女性在階級制度明顯的社會中,一直被當成男人的附屬品,這種男女不平等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改善。屠格涅夫敏銳地感受到女性的蛻變,他將這些轉變融入於長篇小說中,塑造出一群具有類型特色,個體飽滿擁有獨特性、個別性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人物被稱為「屠格涅夫家的姑娘」。 本論文分為五個章節來論述。第一章「緒論」為探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限制、研究範圍與架構。第二章為「屠格涅夫小說中女性形象的類型」,主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of Female Images in Fashion Magazines--A Case Study of Rayli Ladieds in China and Vogue in US
作者: 郑颖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时尚   媒体   跨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媒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影响着全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跨文化语境中将传媒与社会性别结合起来研究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也成为当今一大焦点。而女性时尚杂志的崛起,为现代女性提供了精神文化诉求的场所,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广大年轻女性群体提供有关服饰美容、职业发展、情感关系和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时尚讯息。本文分别选取了《瑞丽.伊人风尚》以及《时尚》作为中国和美国主流时尚杂志作为研究样本,它们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研究分别选取了两份杂志2010年全12个月
志贺直哉文学に(?)ける女性像:『暗夜行路』を中心に
作者: 郑香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化   志贺直哉   母爱   暗夜行路   女性形象  
描述: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期的作家,是日本文学流派之一的“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文章简洁明快,并经过反复推敲,被称为“没有多余话的文章”,不但影响了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很多作家,还被誉为“小说之神”。志贺直哉一生撰写了两百多部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但《暗夜行路》却是长达25年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学作品从初期到后期的特征。因此要研究志贺直哉的作品,对他的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对《暗夜行路》这部作品的研究论著虽然数目众多,其
2000年-2011年间中国电视广告中儿童性别歧视现象变化研究
作者: 郑旻浩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性别歧视   儿童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虽然我国早在1989年就施行了改革开放,与世界发展架起了桥梁,但是到2000年之前的若干年间,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仍未得到显著改。在早期以儿童为主要形象的电视广告中,男孩与女孩出现的频次有显著差别。即便男女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上,男孩的角色地位以及镜头比例也明显大于女孩。此外,电视广告成功构建了这样一种拟态环境:男孩女孩的性格特征与其性别有关联性——男生通过多年的广告宣传被塑造成了活泼好动、调皮外向的代名词;而女生则被框定在顺从温婉、听话懂事的范围内。本文以计划生育逐渐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刚刚正式提出为背景,通
文学书写中知识女性职业形象的变迁(1917-1949)
作者: 郑坚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现代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近代的中国社会处在激烈变革之中,在“自由”和“平等”的时代强音中,在寻求国家独立富强的过程中,男性精英们发现了“女性”,“她们”渐渐地从五千年的历史中开始浮出了“地表”。在此语境下,本文通过对现代文学文本中职业妇女形象的分析,考察知识女性迈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的原因及可能性,深挖新旧思想交替作用下的心理和思想根源,进一步深入研究“她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得出可供参考的文学出路想象。本文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归纳法、分析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得出一个相对客观、整体的现代文学中职业女性的形象探究。全文除引言
解放潘多拉:贝娄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研究
作者: 郑丽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解放潘多拉:贝娄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研究
明清之际女山人研究——以吴山、黄媛介、王端淑为中心
作者: 郑梦媛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山人   吴山   黄媛介   王端淑  
描述: 明清之际,女山人应运而生。她们的出现不仅是明清女性文学繁荣的缩影,更展现出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特殊风貌。本文以吴山、黄媛介、王端淑三位具有典型意义的女山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对女山人的实际状况、积极意义、时代局限性作进一步透视。本文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介绍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方法三部分内容。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含义、特征、形成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男山人、闺秀、名妓、职业妇女等相关概念中辨析女山人的含义;其次,阐述女山人三大表现特征,并对三位女山人进行身份认定;
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中的象征意象研究
作者: 朱郑毓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意象   弗兰纳里·奥康纳  
描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作为美国南方杰出的女作家,在其短暂的39年生命中始终奋力写作,不但写就了两部长篇小说,更是完成了31篇短篇小说,在小说写作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当与奥康纳同时代的南方作家福克纳在作品中设置各种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构成复杂的隐喻和象征之时,奥康纳同样继承了美国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传统,把象征意象运用在自己的小说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小说篇幅之短促带来的不足。论文主体部分从情节发展、形象刻画、主题表达三方面出发分析奥康纳笔下的象征意象的作用。第一部分考察象征意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郑磊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本论文中,“女性电影”指的是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关注女性的生存环境或表现女性的自我意识为题材的具有一定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女性导演创作的电影文本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她们采取的独特的性别视角,赋予了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丰富的内涵,她们虽未标榜为女性“立言”,却处处表现出摆脱传统父权制话语的束缚、建构女性独立意识的欲望。正因为此,本论文选取20世纪90年代至今近二十年间的女性电影文本,力图从多个层面对其所蕴含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进行解读。论文“绪论”部分,主要界定研究的对象,介绍
< 1 2 3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