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北师大首开《妇女与教育》课程
作者: 郑新蓉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教育现代化   女性教育   社会性别公平   北师大   教育民主化   妇女教育   现时教育   背景知识   女性主义教育  
描述: 北师大首开《妇女与教育》课程新蓉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新蓉、史静寰博士便在本系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妇女与教育》的选修课。这是首次在高校教育系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妇女与教育》课是为不具备女性学和性别教育知识背景的大...
从凝血纤溶系统方面探讨女运动员经血量的变化机制
作者: 郑岩岚   佟启良   来源: 福建体育科技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血量         运动   凝血   维蛋白  
描述: 测定了17名女运动员的经血量及运动前、后凝血纤溶系统的某些指标(抗凝血酶血浓度、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和X抗胰蛋白酶浓度、血小板),结果提示:女运动员经血量的改变,部分原因是由于运动引起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变化造成的,女运动员的经血量少于普通妇女,与运动增强了机体的止血功能有关。
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郑怡   陈鹃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在西方妇女解放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中先后出现了两次颇具规模的女性文学创作潮流。一次发生在二三十年代,以冰心、庐隐、冯沅君、白薇等为代表;另一次发生在八九十年代,以残雪、铁凝、林白、陈染等为代表。
一种女性文学的新启迪——比较王安忆《桃之夭夭》与“身体写作”
作者: 白军芳   郑升旭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之夭夭》   王安忆   文学题材   中国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身体写作”  
描述: 一种女性文学的新启迪——比较王安忆《桃之夭夭》与“身体写作”
建构中国女性戏剧史——评苏琼《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
作者: 郑国庆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戏剧   文学史   现代视野  
描述: 本文对女学者苏琼的《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一书进行了简评与导读,认为这部新著在尝试建构中国女性戏剧史,并以其对中国女性戏剧史的挖掘与梳理,加入到中国女性文学史书写的行列之中。此书钩沉出一幅女性话剧曲折的生成、流变图景,从女性的视角补充了20世纪中国戏剧与现代性的关系。。
浪漫爱在人间世
作者: 郑国庆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作家   “女性文学”   浪漫主义   中国文坛   文学潮流   写作素质   蒋韵   当代文学研究   叙事逻辑  
描述: 蒋韵在中国文坛被目为潮流之外的作家,她本人也曾写过一篇《我给我命名》的创作谈,的确,不管是“寻根”、“先锋”,抑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盛极一时的“女性文学”,蒋韵似乎都不曾占据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如果我们依照“优秀作家”与“重要作家”的划分(前者衡量的是一个作家的综合写作素质,后者更多地依据文学史叙事逻辑)。蒋韵无疑更接近前者而不是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蒋韵的写作更具有所谓超时代性的特征,毋宁说,蒋韵对于她自己的问题域的关注远大于对文学潮流起落的参与,蒋韵始终在执著地书写着那些具有浪漫、幻想气质,[第一段]
寻求自我的力量源泉:美国黑人女作家笔下的“姐妹情谊”
作者: 冯丽妍   郑侠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求自我   黑人女性   姐妹情谊  
描述: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组成,在黑人女性文学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本文试通过对左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艾丽斯·沃克等不同时期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证明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一直贯穿于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历程,是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力量源泉。
美国黑人女作家对“姐妹情谊”的书写
作者: 冯丽妍   郑侠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求自我   黑人女性   姐妹情谊  
描述: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组成,在黑人女性文学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本文试通过对左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艾丽斯·沃克等不同时期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证明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一直贯穿于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历程,是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力量源泉。
日本战后女作家群体的形成及原因
作者: 郑宝香   俞贤淑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群   原因   女性文学  
描述: 战后,可以说是日本女作家辈出的鼎盛时期。女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笔触发表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反映了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为日本文学带来了一股清风。列举了战后女性文学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并论述了女作家群体形成的原因。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