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文学的性别叙述与性别再现
-
作者:
周萍
来源:
山西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女性文学的性别叙述与性别再现
-
男性话语中的女性悲剧: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书萍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一本研究现代妇女文学的著作中,作者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19、20世纪之交的女性两千多年来始终蜷伏于历史地心的缄默女性在这一瞬间被喷出、挤出地表,第一次踏上了我们历史那黄色而
-
《人民公仆》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
作者:
孙翠萍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财产
工具
无意识
《人民公仆》
女性
-
描述:
小说《人民公仆》是非洲文学大师钦努阿·阿契贝的作品。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的政治斗争为主线,揭露了社会的各种弊端。女性人物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角色,但却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在后殖民时代,非洲女性依然是男性的财产与工具,同时女性无意识地认同了男性对她们的定位。
-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的他者形象
-
作者:
程海萍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物化
从属
女性
-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要女性人物,向来被评论界认为象征了爵士时代时代不同阶层腐朽的社会风气,导致了天真的盖茨比的悲剧,成就了他的伟大之处。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关注这些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作为他者的形象,她们和其它物质财富一样,成为男性们所追逐的成功事业的一部分或显赫的社会地位的象征物。这些女性备受谴责的自我价值观的沦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特定的时代里女性的生存困境,被客体化了的她们只能从男性主体的视角来衡量自身的存在价值。
-
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颗启明星——向警予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
-
作者:
郭丽萍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时代特点
中国妇女运动
知识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启明星
劳动妇女
理论
中国共产党
向警予
-
描述:
大革命时代的妇女领袖、共产党员向警予,是中国妇女革命运动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和发动了中国劳动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从而建立起中国真正的妇女运动".她在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同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地形成了她的关于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系统理论.其理论可总结为四个方面:
-
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颗启明星:向警予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
-
作者:
郭丽萍
来源:
兰台世界·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党的领导
革命时代
明星
革命运动
向警予
-
描述:
大革命时代的妇女领袖、共产党员向警予,是中国妇女革命运动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和发动了中国劳动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从而建立起中国真正的妇女运动”。她在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同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地形成了她的关于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系统理论。其理论可总结为四个方面:
-
168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伍艳萍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奥斯丁女性意识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feministliterature)与女性文学(women's liter-ature)不同,前者是女权运动的旁支,凡反映妇女在男权社会的困境、挫折以及奋斗的文学作品都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奥斯丁用现实主义手法,直接地反映出女性在家庭空间的困境.她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真实地描画出属于女性性别的想象与女性性别的历史.奥斯丁的作品里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初期的特征.她通过既顺从又叛逆父系文学准则,绵里藏针地取得了女性文学的伟大实绩.她的作品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
-
凝视崇高 救赎当下
-
作者:
张厚萍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救赎
毕淑敏小说
崇高
-
描述:
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价值出现了多元化,人文精神日渐衰落,人们依赖的传统文化日益弱化,而新的审美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价值观念处于混乱状态,社会散发一种享乐颓废气息,而此时作家毕淑敏在一个崇尚“轻”和“解构”的时代,凝视崇高,以笔为旗,坚守文学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军神的礼赞、对生命文化的吟咏,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冷静处方,救赎当下,最终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美好。 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转型,出现了价值的多元化,当代文学也由“共名”转向“无名”,“寻根文学”、“现代派”、“后
-
CDA框架下的英语教材性别歧视研究
-
作者:
陈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批评语篇分析
英语教材
内容分析
-
描述:
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认可、学校教育教学主要依据的教材,是一种文化资本,传递和复制着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其规范和制约,社会文化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总是不可避免地渗透在教材中。教材也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正统”而“权威”的,特别对于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材的中国学生。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选取了三套最新的、由权威出版社出版、当下最广泛使用的英语教材作为文本分析对象,它们分别是《牛津初中英语》(共6册),《高中新世纪英语》(共5册
-
淑女的反叛: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董丹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双重性
简.奥斯丁
-
描述: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名伟大作家。奥斯丁终身未嫁,和她的家人一起度过了平淡的一生。写作填补了奥斯丁生命中的空白,使她的人生变得格外丰富多彩。在短短四十二年的平静生活中,奥斯丁共创作了六部小说和三个未完成的故事片段,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自奥斯丁逝世以来,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许多国家的文字,有些甚至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而频频出现在了银幕上,从而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电影《成为简•奥斯丁》甚至把奥斯丁本人的生平经历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