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原则视域中的《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会话含义研究
-
作者:
苏颖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用学
小说《白象似的群山》
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海明威
美国小说家
-
描述:
本文尝试运用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丰富的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在1967年首次提出。美国哲学家格莱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准则在现实交际中常常被违反。有时候这种违反是悄悄的,但更重要的是有时这些准则被公然违反,也就是说话人知道自己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灵肉观”
-
作者:
苏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灵肉观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在随后的近30年中,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更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并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涉及到了各个学科的诸多方面。 “灵与肉”是古老且又常新的话题,然而对于中国的女性文学来说,“灵与肉”的描绘与阐释似乎具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灵肉观”作为一种隐性的、惯性的“存在”在我国的女性文学中一直都有所涉猎,但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思考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去充实和开拓。
-
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中的流变
-
作者:
苏丽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电影改编
女性意识
性别主体
-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为中国女性文学揭开了满目疮痍的一页,真实地展现女“人”之为女“性”的生存画面。她用独具慧眼的女性视角从上海、家庭这个窗口窥视整个世界日日上演的浮世悲欢,用艳丽冷峻的笔揭露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碰触人性隐秘的最深处。她的创作虽然没有预设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观念,然而作为女性文学核心的女性意识在其文本中是潜在的,一种性别的自觉认知流淌在血液中,一种在男权中心社会里对于女性处境的切身生命体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张爱玲重新浮出历史地表,从九十年代开始,她的小说便不断被改编为电影,产生了更为广泛的
-
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喻指
-
作者:
苏鑫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喻指
佐拉·尼尔·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1981-1960)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这部作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重新挖掘,引起了 评论界极大关注,被誉为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许多 文学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叙事策略、形象丰满的人物和诗化的语 言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众多的批评资料中,很多批评家都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这部作品。很少 有人用喻指理论对此小说进行过研究。因此,本篇论文主要依据小亨利·路易 斯·盖茨的喻指理论,对《他们眼望上苍
-
《海尔格伦的海盗》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安安
苏晖
来源:
易卜生创作的生态价值研究:绿色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海尔格伦的海盗》
易卜生
-
描述: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易卜生的早期悲剧《海尔格伦的海盗》进行解读。本文通过分析大自然的女儿——女主人公伊厄棣斯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与厄努尔夫、古纳和西古尔得的三重矛盾关系,认为这部剧作蕴涵着重要的生态意识、女性主义意识及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
女性研究及其方法回顾
-
作者:
丁苏红
来源:
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研究方法
女性研究
女性学
-
描述:
女性研究在西方有着久远的历史,西方的女性研究中,妇女争取平权的斗争,构成了最初的女性研究与教学的目标。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则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个学科的学术活动和相关部门的探索性实践逐渐形成了一股妇女研究热潮。本文通过回顾女性研究源起及其发展的历程,围绕女性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特点,对于女性研究各个发展阶段的优势和劣势做了简要综述。
-
论《诗经》、《楚辞》女性形象审美
-
作者:
苏晓红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诗经》
女性形象
《楚辞》
-
描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同的审美标准根植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审美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母系氏族的结束,父系氏族的建立,女性由统治者地位逐渐沦落为男人的附属品,相对应于女性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女性的人体美、品德美、装饰美、性情美等方面来对比观照《诗经》、《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清晰的了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状态下女性的审美特点以及审美意识的变迁。
-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
作者:
黄秋梅
苏穗
来源:
创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约因素
建议
职业生涯发展
女性
-
描述:
女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性别相关的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对妇女职业权利保障的弱化,具有示范性的成功职业女性形象稀少等都是障碍性的因素。促进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写作实际上是虚与实的较量——苏童访谈录
-
作者:
苏童
姜广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作家
洗衣机
福克纳
苏童
离心力
虚与实
写作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作家应该是洗衣机里的一个滚筒,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它不停地滚动。那景象其实很乱。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家离生活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但可以这样说,因滚动而产生的水滴造成了很多小说。作家与小说的关系,大概可以看成是滚筒与水波运作的关系。
-
社会化转型:上海妇女工作30年进程
-
作者:
李苏华
凌慧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化运作
妇联组织
上海市
改革开放
社会性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体制机制
新要求
-
描述: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上海市妇女工作30年专题调研,力图准确勾勒30年来上海妇女工作社会化转型的轨迹,认识妇联组织特性、不足和方向,促进妇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