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作者: 罗婷   丁伊莎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话语模式   中国大陆   文化语境   台湾省   女性文学  
描述: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作者: 罗婷   丁伊莎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模式   文学批评   中国大陆   文化语境   台湾省   女性文学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20世纪70、80年代分别传入台湾和大陆,很快就在海峡两岸掀起了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热潮.
全文: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20世纪70、80年代分别传入台湾和大陆,很快就在海峡两岸掀起了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热潮.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与影响
作者: 丁伊莎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台湾   影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接受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台湾,就迅速被台湾女性主义者接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兴起满足了台湾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兴起和发展,揭示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不断发展的成因,总结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贡献.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作者: 丁伊莎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同性恋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理论, 并且很快就成为世界文坛研究文学的一种新的理论趋势。它要求人 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阅读、诠释文学文本,从而揭示其中蕴蓄的 性别歧视和女性意识内容,批判和颠覆男权文化。 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 在各自的文学领域进行文学研究。虽然海峡两岸的女性文学源于同 一母体,但由于两岸长时期的隔离,加上两岸政治环境的不同,因 此在接受和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上就产生了差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作者: 丁伊莎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同性恋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理论, 并且很快就成为世界文坛研究文学的一种新的理论趋势。它要求人 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阅读、诠释文学文本,从而揭示其中蕴蓄的 性别歧视和女性意识内容,批判和颠覆男权文化。 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 在各自的文学领域进行文学研究。虽然海峡两岸的女性文学源于同 一母体,但由于两岸长时期的隔离,加上两岸政治环境的不同,因 此在接受和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上就产生了差异。这些差异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峡两岸的文学语境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 响而产生了不同步性;二是在接受和运用女性主义批评与理论的方 法时产生了差异。大陆女性主义批评家力图从本国现实出发,努力 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台湾的女性主义者则倾向于 把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直接运用于自己所创作和分析的文本之中; 三是在理论的实践上产生了差异,西方女性主义者倡导的基于女性 身体与欲望的“女性写作”或“女性话语”以及有关“同性恋”、 “双性同体”的批评模式,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者对此的侧重点和 批评的程度有所不同。尽管如此,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有着共同的历史境遇和文化传统。她们 基本上是持着一种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从“女性主义阅读”和 “女性中心批评”这两条路径展开,只是在具体的研究和运用上产 生了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为海峡两岸的批评家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女性主义理论扩大了视角,提供了材料,也为世界文坛增砖添瓦, 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比较视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罗婷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外比较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是一个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浸润湖湘地域文化因子的湖南女作家同样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接受西方文明的杰出群体。她们大多有留学国外的经历、精通外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就是作家兼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与教育家。本书从时代、地域、性别等视角入手,运用比较研究,选取10多位湖南女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专题研究,论析她们对西方文化文学的选择与取舍以及她们在世界文坛所具有的影响和地位。本书不仅有利于谱写湖南女性文学的历史,促进湖南女性文学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西女性文学之间的交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
作者: 罗婷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中国-欧盟小项目便捷基金项目资助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本书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评介和论述,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流传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原型批评: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睡美人   厄秀拉   《白孔雀》   文学创作   母亲   劳伦斯   女性原型   女性形象   “集体无意识”   原型批评  
描述: 劳伦斯倾力刻划过众多的女性形象,但本文认为,隐含父权意识形态的“集体无意识”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睡美人。这样的女性形象远离了女性存在的真实本质,折射出作者在虚无缥缈的梦幻中对女人的期待、憎恨和恐惧。
现代美国妇女的困境与自救:论当代美国女性小说
作者: 罗婷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当代美国   女性小说   女作家   自我意识   美国妇女   普拉斯   美国女性文学   现代美国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女性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以凯特·肖班的《觉醒》为代表作,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开始客观地反映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朦胧的反抗意识。到本世纪60年代,随着新女权运动的到来,美国女性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女作家。她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表达自己的心声,小说便成了她们倾诉感情、表露思想的最佳方式。她们以自身特有的生活经历,反映妇女属于男性的屈辱境遇和被压抑的心理状态;以独特的视野和创造,表现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独立存在的价值。本文将从当代美国女性小说的角度论述现代美国妇女从消极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作者: 罗婷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当代法国   语言   法国女性主义   象征秩序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以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为奠基作品。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法国的新女权运动及妇女文学的崛起密切相关,旨在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颠覆菲勒斯(男性)象征秩序(语言)的女性观念,创造一种女性话语和透视,以改变使妇女沉默或立于边缘的传统,谱写新的女性神话。 一、解析象征秩序的男性神话 在男性本位创造的神话中,女性是以虚幻、美化或扭曲的形象出现的。她们是象牙女郎、安德洛美达、白雪公主、睡美人……是为男人享用而创造出来的尤物,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
< 1 2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