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原型】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论海明威作品中被遮蔽的女性原型
-
作者:
倪秋梅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作品
女性原型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
描述:
海明威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硬汉形象使得女性形象在其作品及相关评论中退居次要地位。硬汉形象并不能掩饰作品中的悲观虚无思想,显现层面的意义并不能抹杀女性形象的重要意义。女性形象的分类研究揭示了被遮蔽的女性原型。男性形象的分类研究表明女性原型的缺失给男性世界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性,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的运用表现了女性原型对男性世界的重要性。
-
传统与颠覆:评奇卡诺戏剧《石化鹿》中的女性
-
作者:
龚萍
涂沙丽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卡诺身份
奇卡娜
女性原型
《石化鹿》
-
描述:
与之前以奇卡诺男性为中心的众多剧作不同,"奇卡诺戏剧之父"路易斯·瓦尔德兹最近的一部作品《石化鹿》完全围绕奇卡诺女性展开。从女性主义视角深入分析剧中的主要女性角色,不难发现她们均颠覆和超越了奇卡诺文化中的两个重要女性原型——瓜达卢佩圣母和玛琳琦。这些具有颠覆性的女性形象与暗示女性作为奇卡诺遗产继承人的石化鹿主题意象一起消解了传统的奇卡诺男性身份。
-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厉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原型
女性形象
哈利·波特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女性形象,结合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这一魔幻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点。指出其不但是传统与现代、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更是象征性、颠覆性和启示性的结合,把文学性和原形性完美地融为一体。
-
海伦的声音——从女性主义角度看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林洁欣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菲勒斯
女性原型
-
描述:
女性话语全和叙述权的被剥夺,使得文学中女性的声音往往成了男性作者捏着嗓子讲出来的“女声”。这种代言所发出的声音只是用男性意识过滤后的“女声”,处处体现着菲勒斯中心及男性自身的立场、意愿和判断,却并不是女性心中的真实欲望和感受。
-
约翰邓恩诗歌的女性原型
-
作者:
徐亚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翰邓恩
诗歌
女性原型
-
描述:
在约翰邓恩的诗歌中,他塑造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女性形象.在邓恩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背后,展现出的是诗人邓恩独特的女性观.其描述的女性在形象上大致可以分为水性杨花、忠贞居家、贵妇、灵内合一以及神性与人性合一五种类型,各种类型都是与其思想境界及客观的精神内容一脉相承的.因此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针对邓恩笔下的几种不同女性原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
“女巫”亦“女神”:《原野》中焦母的女性原型解读
-
作者:
左丽萍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野》
神话
女性原型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母性形象贯穿于曹禺的戏剧创作中,他所创作的母性形象既有传统美德化身的女神形象,又有罪恶的施使者即女巫形象,“女神”与“女巫”两极对立的形象体现了曹禺对女性复杂文化心态和审美判断。《原野》中的焦母,正是其作品中的一位典型母亲,本文就试图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焦母这个女性形象,以此观照曹禺女性的审美取向,以及女性形象模塑中男权文化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
-
试析《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越
王玉杰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女症
<我的前公爵夫人>
对圣母马利亚的崇拜
女性原型
-
描述:
通过对罗伯特·勃朗宁的著名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批评分析,旨在阐明这两个女性形象实际上所隐含的从早期文学传统,厌女症和对圣母马利亚的崇拜继承下来的两个女性原型.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性原型及其存在之思
-
作者:
顾梅珑
吴丹
来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编码
存在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性原型
-
描述:
米兰•昆德拉善于通过小说来勘探人类存在的种种可能,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实则是女性存在的代码,蕴含着人类自远古时代长期积淀下来的某些原型如母亲原型、妖魔原型、天使原型的特征,展现出人类纷繁复杂的存在状况,启迪着人类的生存选择,寄托了作者丰富而深沉的存在之思。
-
索尔·贝娄心中的双面阿尼玛--《晃来晃去的人》和《赫索格》中的善恶女性原型
-
作者:
潘鲁宁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尼玛
原型
女性原型
-
描述: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1915-2005)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贝娄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缺乏对自我的了解,在承受城市生活的巨大精神压力的同时也忍受着个人及社会冲突所带来的痛苦。索尔贝娄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被阅读者所忽略,研究者大多数都是从男性意识和他笔下人物扭曲的精神状态为切入点,忽略了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阿尼玛(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原型)为理论支撑,选取索尔贝娄的第一部作品《晃来晃去的人》和他的获奖之作《赫索格》作为文本,解读
-
自由意志的追寻者:对《归家》的原型解读
-
作者:
李丽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归家》
女性原型
自由意志
原型批评
-
描述:
作为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很多学者和批评家把他的作品归类为威胁喜剧,大部分批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戏剧的威胁主题、语言特色以及品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同时也有一些批评家关注到品特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以及男性和女性对立关系的关注。然而,目前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品特的作品《归家》进行详尽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正是通过对品特代表剧《归家》的文本细读,借助弗雷泽的《金枝》以及弗莱的原型理论为依据,用三个女性原型对作品中的露丝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深入的原型分析。引入部分简要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