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珊】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 条
-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郭珊珊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中国电影
导演
年代
女性意识
电影创作
解读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男人
-
描述: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素瓦·特吕弗曾深有体会地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的确如此,电影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它的叙事从未离开过女性这一话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曾经历过一次历史的辉煌。电影导演们塑造了一大批表现女性内心体验,具有新时代特质的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但进入90年代,导演们在创作时更多地考虑市场票房,女性的声音在逐渐削弱与消解,女性意识也呈退守状态。她们不是被男性声音所覆盖,同化于强势的男性表达.就是在与男性影像话语“共谋”中陷落。整体说,女性在1990年后的中国电影文化中基本上是缺席的,
-
体味《长恨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珊珊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王琦瑶
女性形象
-
描述: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用细腻的笔墨将一段早已被人遗忘的历史生活再现出来。《长恨歌》,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女主人公四十年的情与爱,哀婉动人。王安忆借助王琦瑶这个女性形象写了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尤其是女人们成了这个城市的代言人。
-
男性话语的代言人:曹禺剧作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郭珊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曹禺剧作
代言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性话语的代言人,一方面,曹禺使其笔下的女性拥有了一定的言说权,极力使她们成为文本的代言者,成为男性中心话语的有效解构者;另一方面,对女性言说进行禁止,在女性言说的背景与缝隙处,曹禺又不期然地进行着鲜明的男性叙述,流露出作者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承继,曹禺剧作中女性言说的凸显表明了作者追逐时代精神的自觉努力,而男性叙述的存在则显示出传统文化的沉潜与观念更新的艰难。
-
更加困难同时也生机勃勃——评浪漫爱情类型电影《陆垚知马俐》
-
作者:
尹珊珊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喜剧
女性分析
消费主义
《陆垚知马俐》
浪漫爱情类型电影
-
描述:
《陆垚知马俐》是内地当代都市爱情电影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它提供了富有当代性的爱情关系,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时代符号,同时又呈现出当代浪漫爱情类型电影的创作困境,本文以《陆垚知马俐》的文本分析为主,尝试通过以当代浪漫爱情类型电影的创作困境为起点,进而提示该片在剧作上的不足之处,以及提出消费主义下女性形象塑造的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解读该片,同时提出自己的思考。
-
觉醒中的迷惘
-
作者:
郭珊珊
于钟凌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中国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中,虽然有一些导演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在创作中体现了女性意识,为塑造具有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但电影创作中仍受男权中心话语的影响,体现了女性谋求独立、生存和发展过程的艰巨性。
-
浅谈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
-
作者:
邓珊珊
谢芸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女性视角
约翰·斯坦贝克
-
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故事,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中部各州的农民由于破产等各种原因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们试图向西迁移,到加利福利亚州寻找出路,小说则以乔德一家为叙述的主体,着重描写了乔德妈和罗撒香这样两个伟大的女性角色。在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这部小说通过对女性作用的强调表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主要就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这一主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是小说《愤怒的葡萄》的主要内容;二是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三是《愤怒的葡萄》
-
探寻周昉仕女画与铃木春信美人画审美情趣的异同
-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文化传承
铃木春信美人画
周昉仕女画
-
描述:
周昉是中国唐代仕女画的代表画家,铃木春信的美人画在日本浮世绘中也独具特色,通过对于他们画中女性形象的对比,来探寻造成这种异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他们女性形象的相似之处是由中日有着互为隔海相望的邻国所形成相似的文化传承所形成。周昉画中侍女的端庄与铃木春信美人画的风情,这些相异之处都是由时代的审美和不同的文化体系所造就的,通过对于这两种女性形象异同的对比去探寻深层次的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
-
试述《简·爱》中的《圣经》元素
-
作者:
冯珊珊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小说里蕴含着许多《圣经》元素,这些因素使得小说显现出了神性的光辉。一、引言《简·爱》塑造了一个独立坚强的简的形象,引发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共鸣。同时,人们还在这部小说中看到了神性的光辉——大量的《圣经》元素。本文将从小说的叙事结构、经文引用来分析这部小
-
《宏村·阿菊》的前世今生
-
作者:
晁珊珊
来源:
小康(财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斯维加斯
灯笼
表达方式
国际化
宏村
演员
徽州
演出
女性形象
重新塑造
-
描述:
历时五年,三易版本,中坤集团投资2.3亿元打造的《宏村·阿菊》,一改大型常规实景演出的"讲故事"路线,而用"秀"的国际表达方式,重新塑造徽州女性形象。粉墙黛瓦中,窗户被一盏盏红色的灯笼点亮,每一个窗户前都背靠着一个等待丈夫的女子,如果说黑夜把孤寂染得更深,那灯笼的忽明忽暗就给这些凄美的徽州女人点亮了希望。
-
论满映的女明星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作者:
丁珊珊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香兰
“满映”
《迎春花》
摩登女性
明星
-
描述:
"满映"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成立于1937年8月21日,1945年9月结束,拍摄的影片大体分为启民映画和娱民映画两种。启民映画是用于宣传的纪录片和教育片,而娱民映画则是包括国策片、家庭伦理片、武侠片、喜剧片等在内的故事片。本文从"满映"的故事片《迎春花》和"满映"女明星李香兰说起,具体考察了"满映"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明星的培养机制以及女明星的另类摩登形态,由此折射出独特年代中独特的电影现象,从而为我们在政治性读解之外,探讨包括"满映"在内的沦陷区电影提供了多种维度。